Return to search

我國廠商參加業界科技專案動機之研究

經濟部技術處長久以來為推動產業研究發展工作、強化產業之技術開發能力,每年均委託法人機構執行「科技研究發展專案計畫」(科專計畫),對國家科技水準及人才培育,貢獻斐然,以為我國科技研發能力奠定良好基礎。為能對民間所具有研發能力之廠商加以整合應用,以利政府達成協助國內產業升級轉型,以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的目的。自86年度起,經濟部科專計畫以開放給民營事業申請,一方面希望能夠借重民間企業的研發能力與資源優勢,提升原財團法人較不具執行優勢之科專計畫研究成果品質。另一方面藉由政府與民間企業研發單位之間的合作,亦可藉由產業界本身對科技研究之投入與努力,達到政府藏技於民的美意。其計畫目的以導引企業投入研究發展工作,並期以發揮相乘效果,促進企業進一步參與及進行投資,達到強化研發能量之目的。由於86、87試辦年度廠商反應熱烈,為擴大業界參與科技專案計畫,自88年度起,新作法改為以補助款方式來鼓勵業界投入研發活動(原為委辦方式),推動「業界開發產業技術計畫」(原業界科專)。且放寬申請資格、及智慧財產權下授給廠商…等變革。
由於88以後年度業界科專制度設計的改變,為瞭解兩套制度設計如何影響廠商參加業界科專的動機,本文應用理論模型、實證、深入訪談的方式來探討,得到若干結論如下:
1.由本文理論模型分析可知,86、87委辦年度時,從模型中推論可知,廠商申請業界科專為研發投入規模較大時,個別或會員廠商參加業界科專的意願較高。而88以後年度時,廠商參加業界科專後,由模型推論為不論此專案的研發規模為何,個別或會員廠商皆願意參加業界科專,這也符合經濟部擴大申請範圍的立意,而實證分析結果也大致上符合模型的推論。
2.委辦年度所設計的機制,較能鼓勵研發投入龐大及規模制度良好的廠商參加業界科專。若廠商參加業界科專研發的主要目的是希望政府共同分攤高風險、金額龐大的研發成本,或其研發成果較偏向基礎研發,或原先就具相當好的研發體制,在市場已佔一席之地而希望取得技術領先的地位者,在88以後年度的設計下,反而會降低其來申請業界科專之動機。
由於88以後年度的設計,下放智產權給廠商、提高廠商配合款比例及簡化申請手續。若參加業界科專主要目的在於以研發成果(應用研發)來獲取商業利益,及完全擁有智產權,且參加科專不但能與政府一起分攤研發成本、更能改善廠商體制,故較能吸引較新成立或規模較小的廠商來參與。
3.為瞭解廠商為何很少以共同研發的方式來參加業界科專,本文輔以深入訪談廠商的方式來瞭解。在委辦及補助年度各選取一家廠商來訪問。台中精機因研發成果技術上的需要,需與跨領域的錸德公司合作。由於此共同研發為獨立作業,除了在評鑑時台中精機有等待錸德外,共同研發並無太大問題。其參加主要的目的為研發經費的補助,並認為由於為私人企業,老闆較重視短期的利益,且研發又具高度風險,經濟部能給予廠商一筆經費來從事研發,老闆較不會限制其經費的運用,對業界研發助益很有幫助。但由於廠商自籌款的要求增加,並無再參加業界科專的動機。
另漢翔航空工業則表示,其研發聯盟伙伴皆為其下游廠商,由於此專案為建立一標準化作業系統,也因為如此,對其研發伙伴的包容性較一般研發聯盟還大。因其為領導廠商,相對的付出成本也更多。漢翔也是希望政府的補助款能再增加,否則對於領導廠商而言,參加業界科專成本反而更增加了!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A2002001827
Creators洪靜宜, Hung, Jin-Yi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