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摘要
跨入新世紀的台灣,在享受電子業所帶來的MIT國際盛名之餘,也因面對「世界工廠」大陸的威脅、產業外移出走、全球化等等壓力,而開始思考台灣下一波的新興核心產業在哪裡。世界的台灣,與他人競爭的武器仍舊集中於產品製造的功能面與成本面,以及生產物流的運籌能力,這種優勢的確直接而有力,但唯一的罩門就在於「可複製性」與「可取代性」太強。
相對於過去以「有形」的產品來做為競爭武器,下一代的產業則是以「無形」的知識競爭力為主要方向,從有形到無形,兩條截然不同的路途,需要不同的思維方式。因此,企業應脫離傳統單一的功能性迷思,在產品品質之外同時經營自身品牌特殊的風格與形象,這樣不僅能增進不同品牌間的辨識度,更能提升顧客的購買慾與忠誠度。
一個品牌的建立,是一個「養成」的過程,是一個長時間投入資源,並依循著一個固定形象培育的過程。要成功建立並維持一個品牌實屬不易,不論是在縱軸面(企業涉及層面的深度)或是橫軸面(時間線的延續)都需兼顧。國內企業多未具備以下幾項認知:「品牌需自高層的企業策略出發」、「品牌需具備能傳遞意義的個性」與「品牌需具備長久的一致性」。
既然一個品牌所能提供的是產品在意義面上的附加價值,那麼,這個品牌本身所蘊含的精神自然是創建品牌時的第一個重點。原型所具備的心理力量極為強大,因為他是一種亙古不變、人人與生俱來的深層情感連結,而且原型所具現化的類型是擬人式的角色,代表某一種強烈的特質與存在目標。因此,將「原型」作為品牌精神建立的起點,與發展過程中的檢視標竿再適合不過。
本研究的研究動機在於檢驗品牌打造流程中的兩大重點:品牌個性(Brand Character)與品牌一致性(Brand Integrity)。
Identifer | 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3359002 |
Creators | 張智皓 |
Publisher | 國立政治大學 |
Source Sets |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
Language | 中文 |
Detected Language | Unknown |
Type | text |
Rights | 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
Page generated in 0.002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