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一九五0年代美國與台灣關係之探討 /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American and Taiwan in 1950's

1949年,中國國民黨在與中國共產黨的內戰中失利,國民黨失去中國的大片江山。面對中國內戰局勢的變化,美國政府公佈中美關係白皮書,將國共內戰失利的責任歸責於國民黨的腐敗,並採取等待塵埃落定的袖手旁觀政策,避免被捲入中國內戰的漩渦當中。
但1950年6月25日韓戰的爆發,改變了美國對台的政策,杜魯門總統派遣第七艦隊巡防台灣海峽,讓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隔海分治的局勢成形。美國政府也對台灣進行軍事、經濟上的援助,改變了國民黨政權岌岌可危的情勢。同時,韓戰的爆發加速了對日和平條約的簽訂的時程,美國也居中促使日本與國民黨政府簽訂中日和約。
1954年以及1958年,中國共產黨發動兩次對外島炮擊的軍事行動,引起台灣海峽的危機。美國為支持國民黨政權,保衛台灣、澎湖的安全,與國民黨政府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並經由國會通過台灣決議案。同時,美國與中國共產黨在華沙藉由大使級的會談,展開了外交的對話。
在第二次台海危機結束之後,中國共產黨為避免「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的情況產生,放棄攻下外島的計畫,台灣海峽情勢因此趨於緩和。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相隔台灣海峽分治的情勢也確告定型,形成今日美國、台灣、中國三方關係的樣貌。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4158004
Creators張加昇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