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臺北市國民中學學校建築實況之調查研究

溯自一七三七年普魯士王國即已頒佈有關學校建築的「管制原則」;而英國在一八三九年成立的樞密院教育委員會(Committee of Privy Council),即為執行學校建築標準的審查與視導工作之機構。然對學校建築的種種問題開始關切,乃在國家教育制度形成之後。近年來的發展更為日趨積極。例如有關學校建築的研究更為各國教育行政人員所關心;在國際間,藉通訊設備而相互傳播其研究成果;聯合國教育科學暨文化組織(UNESCO)裡,更有負責學校建築研究任務的專門機構成立,以推動、提高各國水準為職志。
今日學校建築的營建,己非僅是工程人員獨自承攬的業務,而是由教育行政人員、建築師、藝術家、經濟專家間共同作業的結晶,以與建適合教育需要為首要原則,更須以實用、堅固、經濟、美化的原則,並配合新近教育理想、滿足目前社會需要,以及未來發展為條件。
對學校建築的問題,現已開始喚起國人的醒覺。尤其是九年國民教育實施後,三年內必須與建數百所學校,更是引人重視。然而,迄今符合本國文化、社會背景需要的學校建築理論,尚有待建立;而由教育者對學校建築的實際之研究,亦僅在起步階段而已。
吾人以為學校建築能否符合本國需要,可探求學校建築使用人的意見。今為求瞭解本國台北市國民中學學校建築的實況,除了蒐集各方面所發表的資料外,復親至全市各國民中學實地調查研究,以問卷法徵詢學校教職員與學生,視其對該校學校建築的感受與改進意見;以訪問法探求各校負責人,在掌管學校建築業務上遭遇的問題;以記分法,由筆者對十八所經過選擇的國民中學之物理環境做記分鑑評;並以文件分析法,分析各國民中學所印行的校務概況中有關學校建築的資料。
在問卷方面:用筆者參考各種資料編製,經指導教授細心修正的「台北市國民中學學校建築之實況調查問卷」。訪問方面:用筆者自編,指導教授修正的「台北市國民中學學校建築實況之調查大要」。記分方面:用「蔡氏修訂奧德爾中學校舍調查記分表」。
本文計分五章。第一章緒論:分五節。敘述研究動機、目的、範圍、方法、資料蒐集經過、本文價值及專用名詞銓釋。第二章探討學校建築計劃之原則:分八節。以學校建築與建過程為首節;其次討論校地之選擇;第三節為關於學校建築計劃,闡述校舍設計原則、校地面積、學校建築配置、校舍方位、形式等;第四節至第七節分別討論普通教室、各種特別教室、以及輔助教學室、行政區域之建築與設備;最後一節專談其他建築設備。第三章教育先進國家之中學學校建築概況:分五節。介紹美、英、日、德、法諸國,內容以說明各該國掌理學校建築業務之教育行政機關、建築設備標準及其現有校舍設備之情狀、以供我國借鑑。
第四章在說明台北市國民中學之學校建築,分五節。首節說明我國教育行政機關與學校建築之關係;另外四節即實施各種調查經過及結果分析。最末一章為結論與建議:首先提出經由各種調查結果所得之共同結論;末了為筆者所提供之建議。
本研究因限於時間、經費之不足,加以筆者才疏學淺,謬誤、脫漏之處,自所難免尚祈諸位師長、教界先進,不吝斧正,則筆者幸甚。
本文承蔡師保田教授諄諄教誨、督促,惠借各種資料書籍,本項研究報告亦蒙詳為審閱指正,遂得草成;劉師白如教授、胡師秉正教授、梁師尚勇教授、程師樂飢教授之指導;高師銘輝教授、何褔田兄之多所協助與鼓勵;紀文祥學長之幫助;台北市各國民中學校長、老師、職員與學生之協助合作;台北市政府教育局第二科官員及台北市政府工務局官員惠賜有關資料與說明;曾美玉小姐、舍弟博明、內人吳玉□女士之幫忙等等莫不有助於本專題研究之進行;謹此一併誌由衷之謝忱。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9310
Creators林萬義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