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都市計畫工業區培力機制與地方經濟發展之研究-以頂崁工業區與社后工業區為例

近十年來,由於經濟全球化發展,使地方經濟發展議題的重要性逐漸提昇,地方主動行動對經濟展的重要性漸受重視,特別是地方市民社會、商業聯盟等在地方生根的相關草根性社區組織團體於地方經濟發展中參與角色之扮演。地方經濟發展之策略已偏離傳統由上而下的政府主導模式,朝向整合社區企業與居民自發的參與各種地方經濟發展活動的趨勢。
都市計畫工業區劃設之主要目的是為了帶動經濟發展與提供就業機會,惟老舊工業區的存在不僅對環境產生負外部性,部分資金少、勞力密集之產業更因技術更新不易、缺乏競爭力因而面臨遷廠、關廠或倒閉的命運,使地方經濟發展呈現嚴重衰頹之現象,因此,本研究欲利用地方自主發展的組織網絡模式來推動工業區經濟復甦。
培力是本研究主要的理論基礎,其最近20年被廣泛的應用於社區事務之推動,例如1992年柯林頓政府推動的培力區政策與台灣的社區總體營造,基本上,這些政策在概念上都極為相似,試圖藉由社區培力組織的運作鼓勵社區居民參與地方事務、並透過專家的協助、專業技術的訓練、有效的促進社區發展,以消弭個人、家庭與社區的貧窮與痛苦。培力的層級本研究認同Wlison的觀點,社區經濟發展是由個人改變與社區建構所組成,即社區經濟發展事務之推動,如果沒有社區培力與個人培力是無法竟其功效的,而社區培力又必須以個人培力為基石;社區經濟發展在地方來說是外顯的,而培力則是內涵的,外顯的社區經濟發展表現於工作機會、投資額、所得和生產力的增加。Wilson所提出的社區經濟發展僅提及個人培力與社區培力兩個過程,然本研究認為,地方經濟之發展仍然必須奠基於個人培力、組織培力與社區培力三個過程,三者缺一不可,因此提出推動工業區經濟發展之廠商培力、組織培力與工業區培力三階段。
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兼採質化方法與量化方法。量化方法係透過問卷所獲得的資訊,去瞭解影響工業區廠商培力的因素,廠商培力以廠商參與能力感覺、廠商利益的期望、廠商對組織未來貢獻三個變數代表之,影響因素包括環境因素在內的15項變數。本研究兼採線性、雙對數、逆半對數及半對數四種迴歸模式加以測試,並就共線性、自我相關與殘差分析分別對四個模式進行診斷,選擇一配適度最佳的模型。在各模式中,雙對數通過顯著水準檢測的變數最多,測試結果發現對廠商培力有顯著影響之變數有環境品質、志工意願、資金參與意願、專業知識輔導與產業公會協助等五個變數。質化的方法在於工業區培力機制之建構,以量化所得結果為基礎,參考相關文獻與研究設計工業區經濟發展組織形成與運行之機制與策略。
最後在機制建構上,本研究提出培力機制發展的三個步驟,歸結如下:
一、 第一階段:廠商培力
(一) 改善工業區環境品質
(二) 工業區危機意識之引發,建立廠商共同意識
(三) 人力資源調查,誘發性廠商動員;並鼓勵廠商參與,提高志工參與比率
(四) 提高廠商提供工業區經濟發展資金之意願
(五) 建立輔導傳統產業廠商專業知識之管道
(六) 加強產業公會之傳統產業廠商之協助
(七) 加強廠商間的聯繫
(八) 加強對工業區的瞭解與工業區資源探索
二、 第二階段:組織培力
(一) 瞭解工業區內產業發展網絡,形成經濟發展組織
(二) 專業知識團體協助,形成經濟發展組織
(三) 政府輔導推動並建立誘因與利基,鼓勵工業區廠商自發性配合與協助
(四) 組織成員學習領導能力
(五) 穩定經濟發展資金來源
(六) 組織決定經濟發展主題並行動
三、 第三階段:工業區培力
(一) 加強區內外組織間交流
(二) 建立工業區資訊流通網,出版工業區刊物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89257007
Creators姚玫芳, Yao, Mei-Fang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