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城鄉地區高中生補習與學習成就之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討有關城鄉地區高中生、補習與學習成就的相關問題,試圖分析城鄉與其他背景因素影響下的補習類型抉擇(沒有補習、校內課後輔導、校外補習),並瞭解不同補習類型、補習時間長短和主動參與補習的心態對學習成就的影響,以及補習類型對不同學習成就學生的影響差異,最後再觀察城鄉地區差別下,補習對學習成就的作用力差異情形。

研究者為了探討上述的問題,使用中央研究院2003年「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TEPS)第二波全國高中職∕五專學生樣本進行分析,因考量到普通高中、綜合高中、高職與五專的校外補習比例差異頗大,整個學習的導向也相去甚遠,故刪去綜合高中技能類科、高職與五專樣本,僅分析高中與綜合高中普通科學生共6,278筆的資料,資料依不同研究目的,使用T考驗、卡方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和多元迴歸等統計方法進行研究,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背景因素與補習參與的關係

(一)城鎮地區傾向校內課後輔導,都市地區傾向校外補習。
(二)都市的私校學生比公立學生更傾向參與課輔,城鎮則沒有差異。
(三)兄弟姊妹數愈多,對都市高中生參與課輔的機會愈有不利的影響。
(四)城鎮女生較之男生,顯然有較高的校外補習機會。

二、補習與學習成就的關係

(一)校外補習與校內課輔都能明顯提升學習成就,但兩者無顯著差異。
(二)校外補習時間愈長學習成就愈佳,但有邊際效用遞減的現象;
課輔時間過短對學習成就有負面影響。
(三)一年內的補習或課輔效用依然顯著,但補習的影響力下降較大。
(四)校外補習的效果若要顯現而出,學生主動參與的心態是關鍵。
(五)課輔與補習對學習成就較低者的效用最大;文化資本對學習成就
居中者的正面影響最強;課輔與補習對學習成就較高者沒有意義。

三、城鄉差別下,補習與學習成就的關係

(一)參與校外補習對城鎮與都市學生的學習成就皆有顯著效益。
(二)參與校內課輔對都市學生的學習成就有顯著效益。
(三)課輔時間過長對都市學生產生不利的影響,但對城鎮學生
卻沒有不利的作用。
(四)補習時間長度對城鎮學生沒有太大影響,但對都市學生比較有影響力。
(五)影響城鎮高中生學習成就的關鍵在於校外補習,都市高中生則否。
(六)一年內的校外補習有益於城鎮高中生的學習成就。

最後根據這些研究發現與結論,本研究提供具體建議給學生、家長、教育行政機關與後續研究作為參考,希冀能讓大眾對校外補習與校內課輔更加瞭解,進而掌握運用。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921520301
Creators沈君翰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