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捷運車站周邊土地混合使用之研究

捷運系統已逐漸成為都市中之主要交通運輸工具,亦影響著都市的發展趨勢,在強化都市機能方面扮演了關鍵性的角色。因此,捷運車站周邊之土地使用型態也隨著捷運使用的日漸普遍而更顯重要。大眾運輸系統導向之開發型態(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其目的便是透過大眾運輸系統引導都市發展與土地使用區位,藉此改善人們過度倚賴私人運具之習慣,企圖將民眾之居住、工作、商業行為等活動空間導引至緊鄰捷運車站地區來發展,從而使交通阻塞的問題得以解決,強化都市生活機能,使都市朝多樣化且緊密發展的方向。
國內雖以土地混合使用為主,但因缺乏有計畫的規劃,亦同樣產生相容性混合使用的問題。而TOD之觀念即是以土地混合使用為都市發展的方式,藉由強化捷運車站周邊的混合使用,而提高車站周邊的適居性及商業活動,使人們日常生活機能得以在緊密的混合使用發展之下被滿足。
為創造便利、舒適、高適居性的生活空間,運用TOD之理念,本研究選定台北市目前已完成之捷運車站—木柵線南京東路站及淡水線明德站,針對捷運車站周邊徒步可及之範圍內進行都市規劃設計,並檢討台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規則「住三」和「商三」兩種土地使用分區容許使用之組別,以瞭解捷運車站周邊民眾對於土地混合使用之現況滿意度及相關意見。
從相關文獻整理出捷運車站周邊土地混合使用之三大原則:(1)適當的相容性混合使用;(2)充足的公共設施服務;(3)充滿活力的捷運車站生活圈,根據此三大原則提出捷運車站周邊土地混合使用相關課題,進而提出本研究之規劃構想。並依據問卷調查結果及規劃構想,以「創造高適居性的捷運車站生活圈」為總目標,其內涵包括:(1)提供多樣性的生活機能;(2)提高捷運車站地區之生活品質;(3)政府應確保公共設施服務水準;(4)規劃舒適的步行環境;(5)緊鄰捷運車站之生活圈的發展型態。由於捷運車站具有地區發展核心的功能,因此建議以捷運車站特定區計畫的方式來規範車站周邊的土地使用型態,越靠近捷運車站則土地使用強度可提高,越往外圍則降低使用強度,提供各種型態以滿足人們不同的需求,並提供充足的公共設施服務水準,配合人性化、充滿活力的都市空間設計,提升捷運車站周邊之整體生活環境品質。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0257011
Creators葉文瑛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