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
  • 2
  • Tagged with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捷運車站周邊人行空間設計之研究

黃義宏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北都會區捷運系統建設迄今已歷經十幾個年頭,目前已有初步成果,其服務品質普獲各界好評,因而各地區民眾皆要求捷運能延伸服務,且以台北都會區整體旅次需求與形態來看,捷運建設還有相當努力成長的空間。世界先進國家基於解決交通擁擠、環境污染等都市問題,皆致力於大眾運輸系統之經營與發展,近年來所提出大眾運輸導向之都市發展觀念(Transit- Oriented Deve1opment,以下簡稱TOD),希望可以回正都市因過度依賴汽車而失序發展的現象。故以目前民眾的接受度與未來的規劃願景下,捷運系統將成為都市運輸中的主流。 國內以汽車為主的交通規劃模式,漠視人行空間存在之諸多問題,由於缺乏對行人便利的設計,機車及商家不當使用,壓縮行人於人行空間步行的範圍,使行人與車輛爭道,造成步行的困難與安全問題。而良好的步行環境條件及吸引行人參與活動的設計,透過都市設計手法,加上捷運便捷的交通運輸,不但能改善人行空間現況之不足,同時對於TOD規劃理念有加乘放大的效果,進而解決都市問題。緣此,本研究之目的在建立捷運車站周邊優質人行空間之設計準則,促進行人與大眾運輸的連結,實踐TOD的規劃理念。基於上述研究內容,本研究得到如下結論: 一、本研究經由相關文獻整理,蒐集包含「TOD」、「人行空間」、「都市設計」等三大領域文獻資料,初步擬定31項評估因子,藉由捷運車站周邊搭乘捷運之行人問卷調查,透過統計分析,調整修正為22項評估因子。 二、經由專家問卷調查求出權重值,將設計構想予以確認,建構出TOD理念下捷運車站周邊人行空間之設計準則。在創造舒適便捷的步行交通環境層面中,以「步行安全性」為評估指標中第一優先順序者;在滿足行人需求的經濟活動環境層面中,以「活動與街道空間的連結性」為第一優先順序者;在形塑迷人優美的生活環境層面中,則以「環境可親性」為第一優先順序者。排序前五項的設計評估因子則分別為:1.人車衝突程度;2.人行動線與商店活動的串連;3.允許利於行人之商店活動向人行空間的延伸使用;4.步行路線障礙程度;5.人行道之寬度。 三、綜理實例研究地區之環境條件與發展情形,衡量設計評估準則排序結果,針對現況不足的部份,因地制宜提出12項捷運車站周邊人行空間設計準則及工作項目,首要以街廓內街道寬度在10公尺以下之人行空間設計為重,加以促進行人與商店的互動連結,增加行人通行的便捷程度,佐以其他設計項目的配合,提出改善的依據與建議。 關鍵詞:大眾運輸導向發展、捷運車站、人行空間、都市設計
2

捷運車站周邊土地混合使用之研究

葉文瑛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捷運系統已逐漸成為都市中之主要交通運輸工具,亦影響著都市的發展趨勢,在強化都市機能方面扮演了關鍵性的角色。因此,捷運車站周邊之土地使用型態也隨著捷運使用的日漸普遍而更顯重要。大眾運輸系統導向之開發型態(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其目的便是透過大眾運輸系統引導都市發展與土地使用區位,藉此改善人們過度倚賴私人運具之習慣,企圖將民眾之居住、工作、商業行為等活動空間導引至緊鄰捷運車站地區來發展,從而使交通阻塞的問題得以解決,強化都市生活機能,使都市朝多樣化且緊密發展的方向。 國內雖以土地混合使用為主,但因缺乏有計畫的規劃,亦同樣產生相容性混合使用的問題。而TOD之觀念即是以土地混合使用為都市發展的方式,藉由強化捷運車站周邊的混合使用,而提高車站周邊的適居性及商業活動,使人們日常生活機能得以在緊密的混合使用發展之下被滿足。 為創造便利、舒適、高適居性的生活空間,運用TOD之理念,本研究選定台北市目前已完成之捷運車站—木柵線南京東路站及淡水線明德站,針對捷運車站周邊徒步可及之範圍內進行都市規劃設計,並檢討台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規則「住三」和「商三」兩種土地使用分區容許使用之組別,以瞭解捷運車站周邊民眾對於土地混合使用之現況滿意度及相關意見。 從相關文獻整理出捷運車站周邊土地混合使用之三大原則:(1)適當的相容性混合使用;(2)充足的公共設施服務;(3)充滿活力的捷運車站生活圈,根據此三大原則提出捷運車站周邊土地混合使用相關課題,進而提出本研究之規劃構想。並依據問卷調查結果及規劃構想,以「創造高適居性的捷運車站生活圈」為總目標,其內涵包括:(1)提供多樣性的生活機能;(2)提高捷運車站地區之生活品質;(3)政府應確保公共設施服務水準;(4)規劃舒適的步行環境;(5)緊鄰捷運車站之生活圈的發展型態。由於捷運車站具有地區發展核心的功能,因此建議以捷運車站特定區計畫的方式來規範車站周邊的土地使用型態,越靠近捷運車站則土地使用強度可提高,越往外圍則降低使用強度,提供各種型態以滿足人們不同的需求,並提供充足的公共設施服務水準,配合人性化、充滿活力的都市空間設計,提升捷運車站周邊之整體生活環境品質。

Page generated in 0.018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