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台灣金融市場之失衡計量分析

一般認為開發中國家為激勵國內投資,加速經濟發展,往往會採取低利率政策,過去
台灣亦有類似情況,而且利率一向受金融當局直接管制或間接干預,並非因應市場供
需變動,所以國內學者多認為國內金融市場非均衡市場,由民間借貸市場在國內盛行
可茲證明。
過去的實證多半直接假設分析的市場為均衡,直到近幾年,開始有學者常試建立失衡
市場模型,探討其計量方法及實證。在勞動市場方面有Rosen,Quandt(1978,1986a)等
人,在計劃經濟方面有Portes,Quandt,Winter and Yeo(1984,1985,1987),對波闌消
費部門進行研究。後來發展至二市場之總體模型,如Artus,Laroque and Michel(198
4)等人探討總體面生產和家計部門失衡互動的情形。
國內則以林培州(1983)對台灣放款市場做實證,可是其結果並不明確。
本文賞試以民國51年至77年的金融資料,重新檢定放款市場的失衡情形,考慮以Gin-
sburgh,Tishler and Zang 等人所發展之失衡模型,來建立本國金融市場的失衡模型
。由於各變數實則一時間序列,討論如有序列相關時,當如何處理,最後如有可能,
將探討二相關市場失衡互動的情形。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5340
Creators曹銀紋, CAO,YIN-WEN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