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承銷價低估的訊號模型實證研究

從八十年代開始,台灣的新上市公司即呈現快速成長趨勢,然而當公司希望透過直接金融的方式在市場上融資時,投資人可能會因為不了解新上市公司的營運狀況而裹足不前,對體質佳的公司募集資本的過程造成阻礙。本文的研究目的即在探討是否能夠透過一些訊號機制來傳遞出公司體質較佳的訊號,以提供投資人在選擇投資標的時的一個參考依據。
根據本文所蒐集民國85年至92年間123家新上市公司的實證資料顯示的結論如下:
1、在123個實證樣本中,有81.3%的公司有超額報酬的現象,平均的承銷價低估程度為4.61%,明顯呈現大於零的情況,可以看出在台灣新上市股票市場的確有承銷價低估的狀況存在,並且情況相當的普遍。
2、當多個公司未來的現金流量變動程度均相同下,承銷價折價幅度越大的公司,其公司的體質越好。
3、當多個公司的內部持股比例均相同下,公司的價值越高者,其未來的現金流量變動程度也越高。
4、當多個公司的內部持股比例均相同之下,承銷價折價幅度越高的公司,其未來的現金流量的變動程度也越高。
5、當多個公司內部持股比例均相同之下,承銷價折價幅度越高的公司,其公司的價值也越高。
另外,就整體的迴歸分析判斷,公司內部持股與承銷價低估程度對公司價值有正向的相關性,與Grinblatt & Hwang的理論不謀而合。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0355013
Creators陳芳宇, Chen ,Fang-Yu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