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女性專業工作者工作地位之研究:以台灣女醫師為例

本研究主要以台灣女醫師為研究對象,採用質化研究的深度訪談法,研究發現,儘管專科選擇日漸開放,然而,在專科選擇及變遷的脈絡下,新世代的女醫師在醫療專業中仍是處於不利的地位,而影響其專業地位的因素來自專科選擇及變遷、經濟、社會文化及工作文化四個面向,研究結論摘要如下:
在性別角色意識型態、性別認同及女性生理特質交互作用的影響下,醫師的專科選擇呈現性別化的意義。而近年來專科選擇的變遷,早期熱門的外科、婦產科漸變成冷門科目,而皮膚、眼、耳鼻喉等科別逐漸成為熱門科別,在這樣的變遷脈絡下,研究發現,男性的認同在其中受到威脅,其企圖尋求妥協、修正或重構性別認同;同時,隨著外科、婦產科的逐漸冷門,女醫師進入這些科別的機會才逐漸提高,女性在醫療專業中勞動後備軍的景象明顯可見。
從經濟層面探究女醫師的專業地位,研究發現,在任用與升遷的過程中,存在著雙元勞動市場的任用標準,女性因其性別角色及生理因素而被認為是更不適任的醫師,且影響其人力資本條件(如經驗、資歷等)的累積,所以,即使男女擁有同等的條件,雇主也可能在主觀性別角色意識型態影響下,將女性排除在升遷之外。另一方面,來自性別角色意識型態及資主義要求利潤最大化的雙重壓迫下,女醫師對管理職位大多興趣缺缺。
至於從社會文化層面探究女醫師的專業地位,研究發現,醫師專業工作本質呈現明顯的性別刻板印象,「適任醫師」往往是建立在對男性的認同上,專業訓練的「時間」設計在以男性為主的思考下,女性更可能被烙印成「二流醫師」,而女性再生產的能力被界定為私領域事情的狀況下,「產假」制度形成一種既為女人,復貶抑女人的矛盾狀況,醫療專業環境不友善的狀況,也可見於硬體設備中缺乏女性的值班室。另一方面,在性別分工的意識型態下男女醫師的工作與家庭呈現不對等的發展,男醫師有「醫師娘」支持其工作與家庭,而女醫師結婚則只能去當別人的太太,而在工作與家庭間疲於奔命,所以,女醫師往往必須運用諸多方法始可同時兼顧兩者。
最後,從工作文化探究女醫師的專業地位,研究發現,醫療工作中類似家庭網絡的「父女」或「兄妹」的照顧關係,是建立在女性對男性權威的服從上,而女性想要在這個以男性為主的專業中成功,最好的方式就是「工作如男人,行為像女人」。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A2002001267
Creators許碧純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12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