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張栻《癸巳論語解》心性義涵之研究

南宋的張栻面對重知輕行的時代,與朱熹共同商討之間,完成此部《癸巳論語解》,希望藉由此書提升世人躬行實踐的精神,此用意符合宋儒講學的重點。筆者研究《癸巳論語解》心性義涵,如何透過行聖賢之言以回復天理,並達本心之良善,更是本研究想要表達的主題。由於張栻之學集合諸家之說,故依循建構張栻思想脈絡之演進,輯出《癸巳論語解》心、性、仁的相關言論,由此闡發其思想義涵,然後參酌張栻其他著作,以加強本研究主題之深度。本論文共分七章,內容架構如下:
第一章「緒論」,首先介紹研究動機、研究範圍、研究方法與前人研究成果之探討,最後則是闡述本論文主要的研究方法與內容架構。
第二章「張栻生平及其學術思想」,介紹張栻的生平與著作,分別從哲學思想與學術風格上分析其學術思想的特色所在。
第三章「《癸巳論語解》中『心』的思想義涵」,敘述二程至張栻心學演變的過程,並參考《張宣公年譜》與《朱子年譜》,針對張栻朱熹書信往來與會講內容加以整理,釐清張栻心學觀點裡中和問題的進程,進而統整《癸巳論語解》中「心」的解釋,分析張栻思索心的內涵與作用。
第四章「《癸巳論語解》中『性』的思想義涵」,除了敘述二程至張栻性論演變的過程,進而歸納《癸巳論語解》內對性的見解。
第五章「《癸巳論語解》中『仁』的思想義涵」,由於張栻仁學兼容諸家之說,因此首先闡述二程至張栻仁論的演變及張栻仁學思想的形成。再者,統整《癸巳論語解》內對「仁」的解釋,並參考張栻的〈仁說〉,具體呈現《癸巳論語解》中對「仁」思想義涵之闡發。
第六章「《癸巳論語解》中的工夫論」,闡述張栻涵養察識先後之觀點演進,統整《癸巳論語解》內對修養工夫的解釋,並敘述涵養工夫存在的重要性,然後介紹「居敬主一」、「格物致知」及「知行互發」的主張。
第七章「結論」,總結本論文對張栻《癸巳論語解》心性義涵的研究心得。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929120211
Creators杞怡靜, Chi, Yi Jing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