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三重埔的中南部移民及其宮廟

本論文旨在探討三重埔的中南部移民移住現象,關注彰化、雲林、嘉義的移民,結合移民所建立的宮廟觀察彼此的互動關係,強調中南部移民與宮廟對三重埔地方發展的重要性,作為觀察臺灣民間信仰與地方發展的案例。
三重埔是主要研究場域,緒論中說明三重埔的開發歷史與宮廟發展,將三重埔的發展分為開墾初期、街庄形成、街庄成熟三個階段來釐清研究場域的歷史脈絡,並說明三重埔宮廟發展的傳統面貌與嶄新面貌的差異性,文本中的「在地廟」是中南部移民之前的傳統宮廟,「移民廟」是中南部移民所建的嶄新宮廟。
中南部移民是主要關注的對象,第一章討論三重埔的中南部移民,根據人口統計資料與田野訪談,說明三重埔的人口結構和移民的籍貫等,著重在民國40年代以後三重埔人口大增的原因,來自彰化、雲林、嘉義縣市人口最多,以移民廟作為佐證。
移民廟是中南部移民在三重埔留下的重要資產,第二章針對三重埔立案的38間宮廟逐一實地探查,找到9間中南部移民興建的宮廟,除了在三重埔實地探查移民廟,更擴展探查的範圍到彰化、雲林、嘉義移民謁祖進香的祖廟,詳實紀錄移民廟的主祀神、歷史沿革、謁祖進香、廟慶、儀式等,運用GPS衛星定位GIS繪圖來說明移民廟與在地廟的空間分佈,找出移民移住現象與宮廟之間的時空關係。
第三章將田野實查與文獻資料整合加以分析研究,討論中南部移民的宮廟與三重埔民間信仰,探究移民廟與在地廟的的主祀神與信徒結構、祭祀慶典儀式與功能、宮廟與移民的認同等問題。
本論文研究貢獻在於探討中南部移民與移民廟的關係時所得到的結論:
一、民國40-60年代中南部移民有群聚現象:中南部移民的時空背景和宮廟建立有直接關係,移民移住的時空背景和宮廟的空間分佈是一致的。
二、移民廟與在地廟的區別:從三重埔歷史發展的新、舊移民所認同的主祀神和宮廟分布區域不同,同時展現三重埔地方開發的先後脈絡。
三、移民廟的認同表現,9間移民廟以主祀神和謁祖進香來凝聚移民,藉著靜態與動態的認同力量增強移民的團結意識。
四、移民廟的在地化:移民廟的在地化帶領三重埔宮廟的轉型,各宮廟展現出包容與多元化的特質。
五、新三重廟:移民廟的在地化帶動走向新三重廟出現,現在的新三重廟是分區發展、配祀神增加、祭祀圈重疊、移民廟的地位提升,信眾祈求安定身心時有更多神靈庇祐,移民廟的謁祖進香依舊是移民廟的重要廟會活動,藉由活動來凝聚信眾人群,讓地方特有的民俗技藝代代相傳延續下來,保存著飲水思源的良善社會風氣。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3259007
Creators謝素珍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