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東協區域中立化概念的起源、發展與調適 / The Origin, Development, and Adjustment of Concept of ASEAN Regional Neutralization

本文之研究以1971 年東南亞國協簽署的《和平、自由與中立區宣言》內容為
契機,進一步探究冷戰時期東協區域中立化發展的過程;從建構主義的研究途徑進
行分析,東協的中立區建構乃借用了國際法「中立化」的精神,並透過在地化的發
展,演變出適合東協區域的規範如「不干預原則」與「和平解決爭端原則」等。

而區域的中立化發展回應了東協在冷戰時期的核心利益,維持國家主權自主,不受兩極霸權的操作與干預,以尋求穩定的發展「國家建立」過程;但區域卻未形塑具體的「中立區」機制,或是具有約束力的條約與規範,而僅是以政治性宣示、聯合宣言來表達其區域共識,這是東協長久以來維持和平的規範特色與互動模式。

面對後冷戰時期區域環境的轉變,東協區域中立化的發展面臨調適的過程,透過簽署《東協憲章》與發展安全共同體來加強東協制度化層面,但卻依舊受到既有的區域中立化規範所影響,東協應如何在效率的強化與「不干預原則」中尋求平衡乃當前的重要課題;同時,在東協推動安全共同體的整合過程中,區域的共識卻因為與周邊國家的主權爭端-「南海議題」而遭受破壞,這考驗著東協能否在2015年如期完成安全共同體建構的行程表。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6253032
Creators蕭乃仁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