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王世貞詩文論研究

王世貞是明代嘉、隆、萬三朝間文壇之領導人物。本論文的主要觀點, 認為他的詩文
論應分為二個不同的階段, 即中年時期之熱烈主張復古、與晚年時期為統合文壇而主
張調和論。然而一般的研究往往誤解世貞, 以為他僅僅是一個復古主義者, 因此, 本
文以分析的方法來探討世貞之詩文論與詩文觀轉變之過程。
本論文共分六章, 前有緒言, 說明研究動機與方法。玆概述各章內容如下:
第一章: 「生平、著作、學術思想」。簡述世貞的生平、論詩文之著作、對於經學與
詩文的態度, 以及對儒、道、佛的看法。
第二章: 「世貞文學思想之時代背景」。略述世貞所處時代的科舉文風、哲學思想、
文壇狀況, 藉以尋找有關世貞文學思想形成之因素。
第三、四章: 「詩文論之基本架構」 (上、下) 。分別析論世貞對詩文本質之認識、
格調說、法與變、對模擬的看法、實際批評上的主要觀點等, 以考究其詩文論的基本
架構。世貞雖重視格調而又能包容一些類似性靈、神韻說的見解; 他重視格調故注重
法度, 但對法的態度並不拘泥, 因為講法度過於具體, 有時又難免產生呆滯刻板之幣
, 所以, 提出「離合」和「悟」的概念, 作為學習古人, 掌握古法的原則和方法。復
古主義者一般主張以模擬為創作的途徑, 世貞亦不排斥模擬, 但與一般復古主義者 ,
略有不同, 要求靈活的模擬, 甚至有許多反對刻意模擬的言論, 重要的是必須掌握古
法。
第五章: 「詩文觀轉變與調和論」。此章詳細論述世貞詩文觀轉變的過程、轉變的時
期及其調和論。其調和論部分, 首先說明他主張調和論的理由, 其次以南方文學與北
方文學的折衷、古與今的折衷、復古派與唐宋派的折衷等來論證他超越復古派的立場
, 而主張調和論。
第六章: 「結論」。綜述世貞詩文論的重點, 並考察其影響及後人對他的詩文論的批
評。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5130
Creators朴均雨, PU,JUN-YU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