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0
  • 10
  • 1
  • Tagged with
  • 11
  • 11
  • 8
  • 7
  • 6
  • 5
  • 5
  • 3
  • 3
  • 3
  • 3
  • 3
  • 3
  • 3
  • 2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明代復古派與公安派詩史觀之比較

陳成文, CHEN, CHEN-W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2

明代漢魏六朝詩論研究--以復古派為核心之探討 / On Ming Dynasty poetry criticism of Han-Wei and Six Dynasties poems: a research based on the classical school

林孜曄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漢魏六朝詩論」是一具發展性的詩學課題,明代對漢魏六朝詩的批評極為豐富,復古派為明代詩壇的主流聲音,作為一文學流派,其成員能不斷地豐富前期成員所開創的漢魏六朝詩批評。有鑑於學界對復古派的研究多放在詩學主張與唐詩批評上,而較少注意到復古派在漢魏六朝詩上的批評成果,是以本文以專題研究方式,從「體裁論」、「時期風格論」、「作家論」三個主題呈現復古派評論漢魏六朝詩的全貌,而此三個主題正與復古派「辨體」以論詩相關。   復古派在體裁論上的特色是強調要依各種體裁建立不同的典範作品,儘管典範依各體裁而異,復古派皆以情感真誠、語言質樸的審美標準來建立典範。早期成員將漢魏六朝時期詩之區分為四言詩、五言古詩、樂府詩三種體裁,以漢魏詩為典範,中、後期成員則擴大此三種體裁的典範內容,將六朝詩納入可學習的範圍之內,並且注意到漢魏六朝時期處於實驗階段的體裁,如:七言詩、五言四句、七言四句的小詩。綜論復古派前、中、後期對漢魏六朝詩體裁典範的建立,以四言詩、五古、樂府三種體裁評論最豐富。 復古派在時期風格論上最大特色是強調從情感與形式兩方面掌握漢魏六朝詩的演變,重視如何透過語言形式以呈現真誠的情感,以此標準評論漢魏六朝詩之成績。早期成員將漢魏詩劃為同一時期,六朝為另一時期,到中期、後期突顯漢、魏詩之異同以及六朝詩之演變過程。   復古派作家論之特色有三點:第一,從情感與形式間之關係論作家風格。第二,復古派結合詩歌史觀念與辨別體裁以建立典範的概念,運用推源溯流的方法將作家置於各體裁發展史中,評價作家的承繼、創新與轉變,呈現漢魏六朝作家在各體裁之源流譜系中的位置。前期、中期成員已確立從詩歌體裁的演變脈絡評價作家之詩歌史位置,然論述不夠詳備,要到後期成員始完備呈現漢魏六朝作家在各體裁之譜系中的位置。第三,受到復古派體裁典範意識的影響,非典範之作家的風格為復古派所肯定,然其文學史地位卻因其詩不符合典範之風格而下滑。   綜合上述,儘管明代復古派的創作成績,因模擬而為後人詬病。但是,當我們將創作與批評的範疇分開評價,當能肯定其在漢魏六朝詩批評上的貢獻。因此,即或他們對詩作詩人的高下品評未必能完全獲得認同,但他們建立的批評法則,所開展的漢魏六朝詩的風貌,仍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3

「文章道弊」から「文章三變」へ――初・盛唐における文學復古の思潮

金, 鑫 23 March 2022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文学) / 甲第23628号 / 文博第885号 / 新制||文||713(附属図書館) / 京都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文献文化学専攻 / (主査)准教授 緑川 英樹, 教授 木津 祐子, 准教授 成田 健太郎, 教授 道坂 昭廣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Letters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4

王世貞詩文論研究

朴均雨, PU,JUN-Y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王世貞是明代嘉、隆、萬三朝間文壇之領導人物。本論文的主要觀點, 認為他的詩文 論應分為二個不同的階段, 即中年時期之熱烈主張復古、與晚年時期為統合文壇而主 張調和論。然而一般的研究往往誤解世貞, 以為他僅僅是一個復古主義者, 因此, 本 文以分析的方法來探討世貞之詩文論與詩文觀轉變之過程。 本論文共分六章, 前有緒言, 說明研究動機與方法。玆概述各章內容如下: 第一章: 「生平、著作、學術思想」。簡述世貞的生平、論詩文之著作、對於經學與 詩文的態度, 以及對儒、道、佛的看法。 第二章: 「世貞文學思想之時代背景」。略述世貞所處時代的科舉文風、哲學思想、 文壇狀況, 藉以尋找有關世貞文學思想形成之因素。 第三、四章: 「詩文論之基本架構」 (上、下) 。分別析論世貞對詩文本質之認識、 格調說、法與變、對模擬的看法、實際批評上的主要觀點等, 以考究其詩文論的基本 架構。世貞雖重視格調而又能包容一些類似性靈、神韻說的見解; 他重視格調故注重 法度, 但對法的態度並不拘泥, 因為講法度過於具體, 有時又難免產生呆滯刻板之幣 , 所以, 提出「離合」和「悟」的概念, 作為學習古人, 掌握古法的原則和方法。復 古主義者一般主張以模擬為創作的途徑, 世貞亦不排斥模擬, 但與一般復古主義者 , 略有不同, 要求靈活的模擬, 甚至有許多反對刻意模擬的言論, 重要的是必須掌握古 法。 第五章: 「詩文觀轉變與調和論」。此章詳細論述世貞詩文觀轉變的過程、轉變的時 期及其調和論。其調和論部分, 首先說明他主張調和論的理由, 其次以南方文學與北 方文學的折衷、古與今的折衷、復古派與唐宋派的折衷等來論證他超越復古派的立場 , 而主張調和論。 第六章: 「結論」。綜述世貞詩文論的重點, 並考察其影響及後人對他的詩文論的批 評。
5

宋元明詩學發展中的「盛唐」觀念析論 / A study of the "High T'ang" concept during the Song, Yuan and Ming Dynasty

陳英傑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般談及「盛唐」觀念,常認為發源於南宋嚴羽,後經元代楊士弘、明初高棅的倡導,終至明代中葉以後的復古派而定型。按照這種看法,可知「盛唐」觀念形成、發展並確立於「宋元明時期」,而宋元明時期「盛唐」觀念史的內容,亦即等於上述諸人的相關論見。這種看法其實無可厚非,蓋上述諸人對「盛唐」觀念的探討,的確特別集中、深入,其影響力也較大。但放到更廣袤的觀念史背景來看,我們也應該注意的是,將唐詩史上某一特定時段之作品視為典範的觀念,實不限於上述諸人所專有,可知對於宋元明時期「盛唐」觀念史的面貌,仍有待更全面的梳理。為此,本論文進行了兩項主要的研究工作:其一是對「盛唐」觀念史的源流發展進行考察,所論範圍固然以宋元明為主,但更溯及唐代。其次,係對觀念史上「盛唐」被詮釋的樣貌提出分析,以見史上諸人雖頗常討論「盛唐」,但對「盛唐」的價值、特質、所指涉的作品,卻有不盡相同的體會,而這一層面的探討正構成「盛唐」觀念史的實質內容。藉這兩項主要的研究工作,非但較全面地了解「盛唐」觀念史的軌跡,同時對復古派所「定型」的某種「盛唐」圖像,亦能知所從來。
6

徐禎卿之詩論研究

陳錦盛, CHEN,JIN-SH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旨在研究明代復古派詩人徐禎卿之詩論。 本論文分為五章。首章論述明代中期之文學環境,以及本文之研究目的與方法。 第二章介紹徐禎卿之生平、家世、交游與著作。 第三章論述徐禎卿之詩論,以其詩論專著《談藝錄》為討論之重點,故先論《談藝錄》一書之大綱結構,再分述詩之本質及其要素、詩之發展與流變以及詩之功用。其中以情論詩是其詩論之核心所在,也是其詩論最值得注意之處。 第四章續論禎卿之詩論,分為三節,分論詩歌之創作方法、詩歌風格之探討及其對漢魏詩之批評。 第五章結論。總結其詩論,并略述后人之批評及其影響。
7

許學夷《詩源辯體》研究 / A Study of Hsu Hsueh-yi's Shih yuan pien t'i

謝明陽, Hsieh, Ming Y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許學夷,字伯清,南直隸江陰(今江蘇江陰)人,生於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卒於崇禎六年(1633)。其以復古派的立場,歷四十年光陰所著成之《詩源辯體》,是一部體大思精的論詩著作,惜因此書傳世甚稀,《四庫全書》又未予著錄,使得這部詩歌批評史上的罕見的鉅製沈寂了三百多年,直到近幾年方才逐漸受到重視。實則《詩源辯體》是明代復古派反擊公安、竟陵二派的總結性論著,其系統之井然,篇幅之龐大,都是宋代以來的詩話傳統所未見的,且是書詳論《詩經》以降的中國歷代詩歌之源流發展,並兼評歷代詩論和詩選集,實質上即是一部完整的詩歌史和簡易的詩歌批評史,其所具有的價值和意義都不容我們忽視。本文以許學夷的《詩源辯體》為研究對象,論文內容除了〈引言〉之外,總計分成七章:第一章〈許學夷其人其事〉與第二章〈詩源辯體的成書〉,先針對許學夷的生平經歷和《詩源辯體》的成書狀況作一番基本的說明,這兩章是屬於外緣問題的探討;第三章至第六章分別為〈詩史觀──詩歌演變歷史的詮釋〉、〈辨體論──詩歌體裁與家數的辨析〉、〈創作論──復古的創作理論與實踐〉以及〈批評研究──理論、實際與批評史〉,這四章則是依據《詩源辯體》的內容和性質,來研究其核心的理論;第七章〈結論〉,則從許學夷詩論的承先啟後以及《詩源辯體》一書的的價值、研究展望等幾個方面,為全文提出最後的總結。《詩源辯體》原本即是系統嚴謹的論著,本文透過個人的詮釋方式,為其書建構另種面貌的理論體系,希望這樣的研究能夠闡發許學夷詩論的精髓,並還給其書一個合理的文學史地位。
8

中國國貨的重生與復古的流行-以復古國貨「回力球鞋」為例 / The rebirth of Chinese national goods and the popularity of retro fashion - a case study of warrior shoes

廖至欽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過去毛澤東時代,中國人耳熟能詳的民生用品,如回力球鞋、飛躍鞋、梅花牌運動服、海鷗相機、永久自行車等等。在中國面臨到一個消費社會下,這些中國國貨在2008年北京奧運的時候大規模地回潮。它的流行和受矚目的程度遠過於海爾(Haier)、聯想(Lenovo)、李寧這些中國品牌、中國製造的產品,也超越90年代初紅遍一時的毛澤東和其文化大革命的紅色產品。回溯這些中國復古國貨的歷史,多半是在改革開放後因敵不過跨國品牌而淡出了主流市場,卻在北京奧運的時候因受到以中國80後為主的年輕人的喜愛而逐漸回潮,運用得當的話可形成一種復古風格的Look,成為時下最流行的配件。   這些中國復古國貨是怎麼從90年代後的明日黃花到今日的重生?這說明了怎麼樣的中國社會變遷?本文從消費文化在中國扎根與發展,以及透過回力球鞋作為例子來探討這樣的轉變。發現這些中國復古國貨之所以能夠起死回生,主要的原因就在於,以80後為主的群體重新賦予這些產品現時的意義,透過了復古風格的包裝來提高產品的價值,區隔了中國國貨與中國「復古」國貨的不同。不僅如此,北京奧運的舉辦恰好匯合了90年代後中國社會所發展的消費主義和國族主義,無形中也造成這股流行得以持續發燒的原因。最後,在討論這樣的過程和結果時,發現中國國貨復古潮不僅替中國官方連結了市民社會的意識形態,穩定中國官方的文化霸權之外,也給中國企業激發出了消費族群和提高產品價值的方式,並為中國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提供了必要的創意人才和創意資源。
9

海涅的遊記詩《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中宗教典故之運用 / Heine’s traveled verse-epic " Germany, a Winter's Tale "in the use of religious allusions

孫亞玲, Sun, Yal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德國愛國詩人海涅 (Heinrich Heine, 1797-1856) 於1831年流亡至法國,在闊別祖國13年之後,第一次返鄉時目睹祖國封建專制,社會瀰漫於宗教迷思的狀態,於是在回程時寫下遊記詩《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Deutschland. Ein Wintermärchen),作品中利用當時的人、事、物,中世紀典故、古希臘羅馬時期典故以及宗教典故等反映當時的政治光景,是海涅不滿當時的政治情景而作的諷諭詩 (Zeitsatiren)。作者在文本中多處使用聖經典故嘲諷當時政治社會議題,例如文檢制度與復古運動等。由於在台灣一般人對西方基督教文化的理解有限,聖經中的宗教典故對大多數人是陌生的。所以本文的目的在於探究海涅的遊記詩《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中宗教典故之運用,希望藉由本研究的分析與詮釋,有助於華語世界的讀者藉著對聖經中宗教典故的認識,進而對海涅所諷刺的議題能窺其堂奧,更深入了解這部作品的精華。 / German patriotic poet Heine (Heinrich Heine, 1797-1856) was exiled to France in 1831. Thirteen years after leaving his homeland, when first he returned to Germany, Heine observed that the state was still characterized by feudal autocracy, and that society was filled with religious superstition. Upon his return, he wrote the poem, "Germany, a Winter's Tale" (Deutschland. Ein Wintermärchen), in which he reflected on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in terms of the issues of his time, Greco-Roman and medieval allusions, and other religious allusions. The satire (Zeitsatiren) was written by a Heine dissatisfied with the status quo. In the text, many biblical allusions are applied to ridicule contemporary popular topics, such as Cultural Censorship and Restoration. For readers in Taiwan, the religious allusions constitute a barrier to understanding and most Taiwanese are unfamiliar with the Bible.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usage of the religious allusions of Heine’s poem "Germany, a Winter's Tale" in hopes that the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fered will help Chinese-speaking readers understand the religious allusions of the Bible and better appreciate the issues ironically highlighted in this work.
10

德.顧拜旦(1863-1937)與奧運復興運動 / Pierre de Coubertin (1863-1937) and the Olympic Movement

陳复嘉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奧林匹克運動會經過1,500年的蟄伏,終在1896年的雅典重獲新生,而幕後的推手,就是被喻為「現代奧運之父」的皮耶.德.顧拜旦(Pierre de Coubertin, 1863-1937)。從1890年代起超過40年的時間,德.顧拜旦一面以具體行動組織奧運復興運動,一面以論述的方式替現代奧運描繪藍圖、進行辯護,此即奧林匹克主義(Olympism)。本文以德.顧拜旦的奧林匹克主義與其相關行動為研究核心,並從以下三條線索:一、德.顧拜旦個人的生命經驗;二、十九、二十世紀的社會脈動;三、現代奧運早期的發展歷程,闡明德.顧拜旦的奧運理念、思想資源,以及他在奧運復興運動中的歷史位置。第一章概略介紹德.顧拜旦身處的時代與生平梗概,大革命後法國動盪的局勢以及普法戰爭敗北的屈辱,都對出身貴族的他產生刺激,促使他萌生改革社會的念頭。第二章關注當時三股重要的文化潮流:現代運動、展示文化與復古運動,特別著重它們的社會功能與所彰顯的意義,這三項文化運動不僅是現代奧運賴以生長的基礎,它們背後所暗含的現代體育、藝術與歷史意義,更是奧林匹克主義的核心價值。因此,三到五章中,將以此為三大主軸,來分析德,顧拜旦的奧林匹克主義與其復興奧運的實際行為。本文指出,現代奧運與奧林匹克主義不應該被分開看待,因為兩者皆是德.顧拜旦復興奧運的具體作為,偏廢任何一方,就無法呈現奧運復興運動的全貌。而若要對德.顧拜旦、現代奧運,或者奧林匹克主義做公允的評斷,則還要將時空脈絡納入考慮。如此,我們也才能看出德.顧拜旦既是夢想家,又是實踐者;既是現代奧運的創建者,又是十九世紀奧運復興運動的繼承者等諸多不同的面向。 / Pierre de Coubertin (1863-1937) is recognized as the “Savior” of the Modern Olympic Games. His special contribution contains two major parts: first, he modernized and revived the games, and led the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for almost 30 years; second, he designed the blueprint and vision of the games by promoting “Olympism”. Therefore, if we want to delve into the early history of the games, it is crucial to figure out what he did, what he said, and what influenced him. This study intends to portray a historical picture of Olympism, especially focusing on its founder and his milieu. First chapter covers the background which motivated his social revolution. Second chapter highlights on the movements of modern sport, exhibitionary culture and revivalism, which not only represented mainstream cultural trends of 19 century, but also laid the basis of the modern Olympic Games. The underlying meaning of modern physical education, art and its historical positioning served as the core value of Olympism. Chapter 3 to 5, therefore, analyze these three pivotal points with regard to Olympism and its implementation. This study argues that the Modern Olympic Games and Olympism cannot be separated. Concerning that both are the result of actions taken by de Coubertin to revive the Olympic Games, equally important are their role in the Olympic movement. Ignoring either of them can lead to missing the whole picture of the process through which the Modern Olympic Games was founded. In this way, we can also see some different roles de Coubertin played in promoting the Olympic Movement.

Page generated in 0.017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