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蘇兩極對抗的結束,國際安全體系是以「美國超強、區域多強」的態勢,維持國際社會的運作。傳統的軍事對抗越趨緩和,21世紀因全球化主義的興起,國界的觀念被迅速地打破,非傳統的國土安全亦對國家內部之人民的生存與發展造成嚴重的威脅。例如:國家經濟安全、社會安全、金融安全、環境生態、資訊科技安全、能源供應安全、恐怖主義攻擊等,對國家的生存與發展與民眾生命財產造成衝擊。「911恐怖攻擊事件」不僅是美國遭到重創,並為21世紀初的全球安全戰略關係帶來巨大的衝擊。隨著全球化的世界村概念的形成,恐怖活動的手段不再侷限於暴力攻擊而已,樣式更複雜及多樣,更是未來趨勢。
中華民國台灣為順應世界反恐怖主義行動,且身為全球民主陣營的一員,深切體認到:恐怖主義對於個別國家或地區的威脅。我國是國際社會的成員,無法自外於「反恐行動」的世界潮流,為避免遭受國際恐怖活動攻擊,除充分瞭解及掌握世界恐怖主義發展趨勢外,更應檢視我國現行國家安全對策,以確保國家安全。
恐怖主義有著極複雜的背景和因素,在一個恐怖主義事件的背後,往往夾雜著政治、經濟、社會、宗教、民族等多種因素,同時又有其與眾不同的特殊性。綜觀恐怖主義的發展趨勢有:利用核、生、化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電腦網路成為恐怖活動的新領域;恐怖組織呈現多元化發展;恐怖襲擊以象徵性、經濟性目標為重點。反恐行動是危機管理的一環,台灣長期以來受中共的武力恫嚇有增無減及國際恐怖活動的覬覦,顯示國家的安全威脅,並不僅是來自外部的軍事威脅,還包括國際恐怖主義的擴張。因此,建立全面性的安全環境,乃是不論政府或民間都必須具有的基本共識。
「911事件」後,世界各國均體認到恐怖主義對國家安全的威脅,並將反恐合作列為國際合作的重要工作,其主要的作為包括建立反恐合作機制、反恐情報交流、簽署反恐協定、反恐軍事演習等。
依據相關的法令規定及現況,我國處理國家安全的恐怖活動主要機制有:行政院國土安全政策會報及國家安全決策機制。我國在反恐怖行動的整備,在行政院的國土安全辦公室的統籌下,各有其中央主管機關策頒應變機制,負責整合、督導、協調各級相關行政機關及公共事業執行各項反恐怖行動及救護工作。
本文參酌現行危機管理理論以及世界主要國家之國家安全機制發展經驗,針對我國未來國家安全體制,除執行面涉及專業應繼續保持分立外,在法規面上,應將相關緊急應變之法規合併,並於制度面在適當的政府層級,成立一個專責統合機構,以強化整合協調功能,達到危機預防的效果。
Identifer | 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9981001 |
Creators | 強忠良 |
Publisher | 國立政治大學 |
Source Sets |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
Language | 中文 |
Detected Language | Unknown |
Type | text |
Rights | 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
Page generated in 0.001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