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合作、競爭與衝突:潭南的災後重建與社會關係

原住民部落重建是一個漫長的調適、妥協與合作的過程,除了外在政治社會經濟環境的侷限外,原住民本身的知識與能力不足、部落不夠團結、部落組織動員不佳、政策制訂者及執行者對原住民部落環境及文化脈絡的不熟悉、其與部落的溝通不良、外來團隊過於強勢的主導等都是部落重建所面臨的層層阻礙與困難。九二一震災的發生,造成部落原有之社會聯繫與互動模式的毀壞與解組,因而也導致部落內部關係及與外部群體關係型態的變遷。潭南在經歷了與外來團隊間參雜合作、競爭、衝突的災後重建歷程之後,部落本身也應該有所自覺與行動,並非一味地依賴政府單位及外來團隊,在經歷過許多挫敗與成功後,能自己尋找出適合部落重建與發展的方向與途徑。筆者便以「合作、競爭與衝突:潭南的災後重建與社會關係」為論文主題,進行相關之研究與分析。第一章是本論文之相關研究回顧,依據所收集之文獻資料並針對本論文研究之主題,筆者擬分為本論文主要探討之合作、競爭與衝突三種社會關係的相關研究與理論、災害相關研究、災後社區重建與原住民災區重建、原住民部落發展與社區總體營造、布農族社會文化相關研究等五方面來進行討論。第二章則是研究地點-潭南村的各種基礎資料與重建過程的敘述。
第三、四章分別論述潭南村在重建過程中內部社會關係與群體互動,及各外來重建團隊在重建過程中的實際運作,及與潭南當地居民的互動關係。第五章則立基於前二章的論述基礎,將潭南災後重建過程中所展現之社會關係概略性地區分為「合作」、「競爭」與「衝突」三個主要型態,以進行更深入、更全面性之分析與探討,以期能對潭南村在災後重建過程中複雜之關係行為及現象提出適當的詮釋與析論。
筆者經由本論文的研究與分析,及2年多來在潭南進行實際參與觀察之經驗,在此特針對潭南部落未來的重建與發展,提出以下三點建議:一、人類學觀點涉入的必要性;二、部落草根性組織與中介、整合機制的建立與發展;三、其他災區原住民部落重建的經驗學習與分享。此三點建議不僅只適用於潭南部落,更可將之擴大並應用至所有的災區原住民部落,希望能提供部落/行動者在行動時可依循的一個理念與原則。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89259014
Creators李家源, Lee Chia Yuan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