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明代一折短劇研究

一、研究目的:元雜劇發展至嘉、隆年間,由於南戲逐漸興起,北雜劇遂漸衰。萬曆
間崑腔盛行,北曲幾成絕唱,而北雜劇更趨沒落,劇作家開始以南戲傳奇體例創作雜
劇。在這種南北曲交化的情況下,產生了一種新的體製,即為「短劇」,既沒有傳奇
的冗長,也沒有雜劇的束縛,可說是明代戲劇中最特殊的形式。由於形式短小精簡,
不但易於搬演,而且最適合文人陶情遣興,於是染指者漸多。其中又以一折短劇為數
最多,別樹一格,在戲劇的發展上,自然有其特殊的意義與價值,因此以明代一折短
劇作為本論文研究的範圍。
二、參考文獻:劇本採用盛明雜劇本,及其他明、清間刻本,並輔以各種有關曲論之
書。
三、研究方法:以歸納分析之法,了解一折短劇產生的原因及思想內容。並和元雜劇
比較,以便了解一折短劇的轉變及其特色。
四、研究內容:論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分析一折短劇的思想內容。第四章討論一折短
劇寫作技巧。第五章結論,討論一折短劇在內容體製轉變的特色,及對清代的影響。
五、研究成果:明代一折短劇不僅體製特殊,而且由於文人從事創作,戲劇藝術價值
大為提昇,別開戲劇之一途,對清雜劇的發展有很深的影響。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5855
Creators張盈盈, ZHANG, YING-YING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10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