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金融產業結構及經營效率與獲利能力之關聯性研究 / The Profit-Structure Relationship in Banking-Tests of Market-Power and Efficient-Structure Hypothesis

銀行獲利能力影響因素的研究上,有以個體觀點出發的市場力量(market power)理論,其中一個假說為結構-行為-績效(S-C-P)假說,其認為整體產業結構之市場集中度愈高,銀行將有較高的獲利率,另一假說為相對市場力量(RMP)假說,該假說認為個別銀行市場占有率較高,獲利能力亦較高;以總體觀點出發的效率結構(efficiency structure)理論,其中一假說為以X-efficiency為出發點之管理效率結構(ESX)假說,其認為公司較佳的管理效率,將提高公司獲利能力,另一假說為規模經濟效率結構(ESS)假說,該假說認為個別銀行藉規模經濟的達成、降低成本提高利潤。
  本研究根據國內外相關文獻,參考國內金融環境的變化、公民營型態的不同,收集民國70年至83年上市、上櫃及公開發行共34家商業銀行之相關資料,將樣本做不同的分組,觀察金融產業結構及經營效率與獲利能力是否具關聯性。實證結果如下:
  一、以ROA為獲利能力指標之實證結果
  1. 70至83年之所有銀行:結構-行為-績效(SCP)假說成立,市場占有率(MS)與ROA為負向關係、且達顯著水準,與預期不符。
  2. 70至83年之公營銀:結構-行為-績效(SCP)假說、規模經濟效率結構(ESS)假說成立,管理效率(XEFF)亦有相當影響力。
  3. 70至83年之民營銀行:結構-行為-績效(SCP)假說、相對市場力量(RMP)假說、管理效率結構(ESX)假說成立。
  4. 70至80年之所有銀行:結構-行為-績效(SCP)假說成立,市場占有率(MS)與ROA為負向關係、且達顯著水準,與預期不符。
  5. 81至83年之所有銀行:無解釋能力。
  6. 70至80年之公營銀行:結構-行為-績效(SCP)假說成立,市場占有率(MS)與ROA為負向關係、上達顯著水準,與預期不符。
  7. 70至80年之民營銀行:相對市場力量(RMP)假說成立,效率值與ROA呈負向關係。
  8. 81至83年之公營銀行:市場集中度較具解釋力(與ROA為負向關係),但亦未達顯著水準。
  9. 81至83年之民營銀行:相對市場力量(RMP)假說成立。
  二、以ROE為獲利能力指標之實證結果
  1. 70至83年之所有銀行:結構-行為-績效(SCP)假說、相對市場力量(RMP)假說、規模經濟效率結構(ESS)假說成立,管理效率(XEFF)亦有相當影響力。
  2. 70至83年之公營銀行:管理效率結構(ESX)假說、規模經濟效率結構(ESS)假說成立。
  3. 70至83年之民營銀行:結構-行為-績效(SCP)假說、相對市場力量(RMP)假說成立。
  4. 70至80年之所有銀行:無解釋能力。
  5. 81至83年之所有銀行:相對市場力量(RMP)假說。規模經濟效率結構(ESS)假說成立。
  6. 70至80年之公營銀行:無解釋能力。
  7. 70至80年之民營銀行:相對市場力量(RMP)假說、規模經濟效率結構(ESS)假說成立,但管理效率(XEFF)與ROA為負向關係、且達顯著水準,與預期不符。
  8. 81至83年之公營銀行:市場集中度(CONC)與ROE負向關係、且達顯著水準,與預期不符。
  9. 81至83年之民營銀行:相對市場力量(RMP)假說。規模經濟效率結構(ESS)假說成立。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2835
Creators楊慧敏, Yang, Hui-Min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