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推動品管圈活動績效之探討-以中華電信公司為例

本研究以中華電信公司為背景,探討品管圈活動之績效。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中,雇用、績效評估、教育訓練、激勵是四種最主要的管理活動,而教育訓練、激勵是評估品管圈活動績效的基礎,是使其永續運作的關鍵性因素,是故除了品管圈活動績效評估的信度與效度外,員工態度也頗值得探討。品管圈活動的效能分無形效益和有形效益,本研究對無形效益採抽樣問卷調查,樣本數121件;而有形效益係採焦點團體訪談。無形效益之最終結論為:(1)品管圈運作之自主性及自發性:建立一個健全的機制,定時檢討,不應以品管圈普及率因素,強迫組圈,因而使品管圈活動流於形式;(2)品管圈組織因素:「教育訓練與推行單位配合」、「激勵制度」、「上司參與」等三種組織因素是從制度面談起,然而以品管圈手法之繁複,是不適用於大部份無統計知識的中華電信員工;(3)影響因素:從調查資料得知,圈員因品管圈報告繕寫壓力佔極高比例,可見報告資料的改變方法在圈員心目中所佔的地位。工會態度在品質改善中能多加協助,品管圈效益也會提高; (4)在品管圈永續經營上,也要注意品質文化上的建立。有形效益之最終結論為:(1)評審制度須有公正性、普遍性才能符合多樣的電信業務,尤其當品管圈已有產品研發時,事業機構應主動申請專利,而此重大成就也要讓圈員分享;(2)有形效益後的標準化,須貫徹至所有事業機構,使研發的產品能在事業機構中產生知識的儲藏、運用、及展延;(3)品管圈實施過程中,不可有單位間的本位主義存在,否則會壓抑圈員的鬥志。整體而言,由研究結果發現,品管圈的有效實施可以幫助企業品質文化的建立,提高工作效率,提昇營運績效,進而增加企業的競爭能力。本研究以中華電信公司為背景,探討品管圈活動之績效。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中,雇用、績效評估、教育訓練、激勵是四種最主要的管理活動,而教育訓練、激勵是評估品管圈活動績效的基礎,是使其永續運作的關鍵性因素,是故除了品管圈活動績效評估的信度與效度外,員工態度也頗值得探討。品管圈活動的效能分無形效益和有形效益,本研究對無形效益採抽樣問卷調查,樣本數121件;而有形效益係採焦點團體訪談。無形效益之最終結論為:(1)品管圈運作之自主性及自發性:建立一個健全的機制,定時檢討,不應以品管圈普及率因素,強迫組圈,因而使品管圈活動流於形式;(2)品管圈組織因素:「教育訓練與推行單位配合」、「激勵制度」、「上司參與」等三種組織因素是從制度面談起,然而以品管圈手法之繁複,是不適用於大部份無統計知識的中華電信員工;(3)影響因素:從調查資料得知,圈員因品管圈報告繕寫壓力佔極高比例,可見報告資料的改變方法在圈員心目中所佔的地位。工會態度在品質改善中能多加協助,品管圈效益也會提高; (4)在品管圈永續經營上,也要注意品質文化上的建立。有形效益之最終結論為:(1)評審制度須有公正性、普遍性才能符合多樣的電信業務,尤其當品管圈已有產品研發時,事業機構應主動申請專利,而此重大成就也要讓圈員分享;(2)有形效益後的標準化,須貫徹至所有事業機構,使研發的產品能在事業機構中產生知識的儲藏、運用、及展延;(3)品管圈實施過程中,不可有單位間的本位主義存在,否則會壓抑圈員的鬥志。整體而言,由研究結果發現,品管圈的有效實施可以幫助企業品質文化的建立,提高工作效率,提昇營運績效,進而增加企業的競爭能力。 / none / 目 錄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背景 1
第二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3
第三節觀念性架構 5
第四節研究流程 6
第二章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品管圈 7
第二節 品管圈活動15
第三節 品質改善與勞資關係 20
第四節品管圈實施方法的改變 22
第五節 中華電信實施品管圈過程25
第六節 中華電信品管圈實施方法改變後之效益41
第三章研究方法 43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假設 43
第二節 操作性定義與測量 46
第三節 資料收集及樣本特性描述 49
第四節 資料分析方法 51
第五節 因素信度效度分析及修正後架構52
第六節 研究限制57
第四章實證分析討論59
第一節 研究變項之描述性分析 59
第二節 個人因素與無形效益關係62
第三節 組織因素影響因素與無形效益相關分析64
第四節 組織因素對工作效率提高的影響 67
第五節 組織因素對提升營運績效的影響 71
第六節 員工對品管圈實施的其他感受分析 75
第七節 有形效益訪談分析78
第八節 整體效益深度訪度分析88
第五章結論92
參考文獻 95
附錄 研究調查問卷及訪談問卷
表目錄
表2-1-1我國品管圈活動史14
表2-5-1中華電信品管圈活動史26
表2-5-2中華電信品管圈歷年來完成主題數統計26
表2-5-3中華電信品管圈自七十五年至八十六年有形效
益統計28
表2-5-4中華電信品管圈有形效益成果表示法29
表2-5-5中華電信品管圈無形效益成果表示法31
表2-5-6中華電信南區分公司各機構組圈及績效統計表38
表2-5-7中華電信南區分公司品管圈推廣教育訓練與觀
摩研習情況38
表2-6-1南區分公司品管圈有形效益統計表41
表2-6-2八十三年至八十七年有形效益比較表41
表3-3-1樣本特性描述49
表3-5-1信度分析53
表4-1-1組織因素描述性統計分析表59
表4-1-2影響因素描述性統計分析表59
表4-1-3無形效益描述性統計分析表60
表4-2-1自主性類別統計61
表4-2-2員工自發性對無形效益的One-Way ANOVA檢定62
表4-3-1組織因素與無形效益相關分析63
表4-3-2組織因素與影響因素相關分析64
表4-3-3影響因素與無形效益相關分析65
表4-4-1組織因素對工作效率提高預期之層級迴歸66
表4-5-1組織因素對提昇營運績效預期之層級迴歸70
表4-6-1中華電信員工排斥品管圈之理由74
圖目錄
圖1-3-1本研究之觀念架構圖 5
圖1-4-1本研究之研究流程6
圖2-5-1中華電信品管圈組圈數推移27
圖2-5-2中華電信組織架構圖39
圖2-5-3南區分公司品管圈推行委員會40
圖3-1-1對無形效益研究之研究架構圖44
圖3-5-1修正後之對無形效益研究架構圖55
圖4-4-1教育訓練與推行單位配合與工會態度的交互作
用對工作效率提高的影響68
圖4-5-1激勵制度工會態度的交互作用對提昇營運績效
影響74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TW/088NSYS5007019
Date January 1988
Creators曾振盛, Chen-Shen Tseng
Contributors柯志哲
Publisher國立中山大學, 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Source SetsNational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in Taiwan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碩士
Format94
Relation參考文獻(1)許英明,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1993(2)交通部電信訓練所,電信品管圈活動訓練教材(未出版),1993(3)石原勝吉,品管圈百問百答(基礎篇),和昌出版社,1985(4)石原勝吉,品管圈百問百答(運營篇),和昌出版社,1985(5)品管圈研究小組,1985(6)戴久永,管理雜誌279期第32頁至第34頁,1997(7)中華電信公司,推行品管圈活動要點(未出版),1998(8)今井正明,改善,長河出版社,1998(9)中華電信公司,品管圈活動效益評估報告(未出版),1988(10)陳生民,如何管理品質,遠流出版公司,1992(11)羅長春,組織.決策.品質,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4(12)C. Philip Alexander ,QC Circles Towards the 21st Century,國際瞭望譯,1995(13)歐陽良裕,基礎商用統計學,華泰書局,1995(14)Folyd J. Fowler,Jr. ,Improving Survey Question(改進調查問題設計與評估),傅仰止、田芳華譯,弘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15)王昭正、朱瑞淵譯,調查研究方法,弘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16)吳齊殷譯,量表的發展、理論與應用,弘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17)交通部訓練所,品管圈活動評審人員訓練(未出版),1992

Page generated in 0.003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