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台灣地區上市公司股票評價模式之研究-以機電業為例

本研究之目的為探討影響機電業成長的因素,並比較各種評價方法預測誤差的程度,以找出對機電業而言,預測能力較佳的股票評價模式,以做為投資人評估股價及買賣決策之參考。
本研究以台灣地區於88年底前上市之22家機電業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以民國81年至民國88年為模式建立期,並以民國89年至民國92年為模式預測期,以相關分析、逐步迴歸分析、Theil's U值及銷售額百分比法做為研究方法。
從逐步迴歸分析中得知,本國經濟成長率(E1)、美元兌台幣匯率(E8)、日元兌台幣匯率(E9)及淨值報酬率(X2)為影響銷售額成長率之主要因素,成長模式之相關係數高達0.87,解釋銷售額成長率(Y)的能力為0.76。所建立之機電業銷售額成長模式為:Y=-149.2+5.88E1+314.18E9+1.45E8+1.46X2。
根據相關理論得知,股票評價模式可分為:資產價值評價法、現金流量法、市場法及市場比較法、選擇權定價法等四類。由於資產價值評價法較適用於即將結束營業的公司,而折現現金流量法中的股利評價模式並不適用於以股票股利為主之上市公司,故在實證部分中選擇了現金流量折現法、會計盈餘折現法、本益比法、市價╱帳面價值法、市價╱銷售額法及選擇權定價法等六個評價模式。從預測績效指標Theil's U值中可發現,市價╱帳面價值法為最佳的預測模式,其U值為0.452937,其次為市價╱銷售額法,其U值為0.651458,而會計盈餘折現法則為最差之預測模式,其U值為3.642411。在本研究最後則分別以亞力電機、楊鐵工廠、元富鋁業及士林電機為例,分析其實質價值,以做為投資者買賣股票之參考。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A2002001985
Creators邱建欽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