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毛西河及其《春秋》學之研究

本論文旨在探討毛奇齡及其《春秋》學之理論。毛奇齡,號西河,為清初學者,對於清代經學復興,卓有倡導之功。有關經學之著作,層面偏及諸經,數量冠絕當時,其中《春秋》類之著作,有《春秋毛氏傳》、《春秋屬辭比事記》、《春秋條貫篇》、《春秋占筮書》、《春秋簡書刊誤》等五部之多。
然而西河《春秋》學之著作雖多,但后世學者卻并未有人加以研究,所以本文由相關之論著中,作整體之省察、綜合其要旨、剖析其目的,以期了解其理論脈絡,以論證之得失。
本論文首為緒論:略述筆者撰作本文之研究動機、研究方法,以及資料來源。其后凡五章,第一章:毛西河之生平及著作;以西河生平及著作為論述重點,并纂輯簡譜,考訂西河生平大略。第二章:毛西河《春秋》學之撰述背景及目的;探討西河《春秋》學與時代背景之互動關系,半歸納其概述目的,乃在批駁《胡傳》謬失,力求回復《春秋》本經地位。第三章:毛西河《春秋》學之要旨;歸納西河《春秋》學之特殊見解,如提出簡、策分書之概念、強調屬辭比事之應用、歸納經文為二十二個門部、以及立四例解經等。并探討這些見解的來由,以及在西河《春秋》學之理論體系中的作用。第四章:毛西河《春秋》學之得失;針對西河所提的見解,加以檢討、定位,對於西河強調經典之價值,以及重視史實之精神,予以肯定,至於引文不當,以及說解的缺失,則加以檢討。第五章:結論;歸納前文之研究成果,力求確實呈現西河《春秋》學之特色。
本文之研究成果,在於具體呈顯西河《春秋》學中,許多獨到之見解,例如以經文歸納門部,屬解比事以求史實,彰顯經文本身所呈顯之義理等,打破歷來《春秋》學以傳明經之方式,使《春秋》經文之地位相對提高,也提供我們對於《春秋》經的新思考方向。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4760
Creators陳逢源, Chen, Feng-Yuan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