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台灣地區地方選舉中派系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影響--七十八年屏東縣縣長選舉個案分析

在民主政治的選舉中政黨是最大且最主要的競爭主體者,而「黨同伐異」的概念顯示出政黨中的次級團體亦是相互競爭者,「伐」這個次級團體在台灣地方上常被視為「派系」。且在權威性的政黨體制下地方派系從民國35年起,在台灣地區全國與地方的政治上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國內已有許多人做過有關台灣地方派系的研究,綜合各個研究,咸認派系在台灣地方選舉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是終究無法讓派系的理論與實務落實到研究選舉過程中派系的角色上。究竟派系在台灣地方選舉的過程中扮演著什麼角色呢?而派系對選舉又有什麼樣的影響呢?這些是本論文所要研究與探討的。
本論文第一章除了闡述研究動機外,並對「地方派系」加以定義,發覺派系均圍繞在「關係」、「利益」、「衝突」及「整合」等概念上,吾人便以這幾個概念出發,建立工作假設與分析模型,以便探討派系如何影響整個選舉的過程與結果。我們可以假設:
1.候選人的派系基礎越強,其派系的動員就越強。
2.派系成員間的衝突越深,派系的動員就越低。
3.派系間利益分配越公平,派系間的整合與動員就越好。
4.派系成員間的關係越好,派系的動員就越強。
5.派系的動員越強,贏得選舉的機率就越大。
根據上述所有的假設,本論文第二章將探討,派系的成因並分析屏東縣地方派系的成因、組織結構、實力、派系間的衝突與宿怨。
在第三章中吾人將探討選舉過成中地方派系的運作,分析屏東縣地方派系在七十八年縣長選舉期間由共識到整合、動員的情形。
第四章裡我們要來探討七十八年縣長選舉結果,對屏東縣議員及縣議長選舉時派系競爭的影響。
第五章的結論中我們將根據研究結果檢討本論文一開始所建立的假設,說明這些假設的可用性或修正這些假設,並提出對地方選舉時派系運作的建議,希望這些研究結果與建議能對以後的地方選舉與派系的研究有所貢獻。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5107
Creators苗蕙敏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