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消費性放款作業之研究--本地與外商銀行之比較

本文研究對象以國內之本地與外商銀行為主。研究之目的,在於探討消費者信用之定
義、功能,針對一般銀行之授信基本原則,引進消費者貸款信用評分制度,藉此希望
能提供銀行推展消費性放款業務之參考。國內之外商銀行在台分行已於民國七十四年
三月起由財政部核準辦理個人消費性放款業務,個由於其在台灣呼收台幣資金之困難
與受到相關法令規章之限制,外商銀行辦理此項業務之發展背景與現況做一探討外,
並對國內本地銀行與外商銀行辦理此項業務之一般作業原則各別討論,再對兩者間之
作業原則加以比較分析。最後提出國內在推展貸款業務上所遭遇之問題、應考量之問
題及客觀之建議。
本文之研究結果得以下結論:國內銀行辦理消費性放款業務雖有成長但日趨減緩。外
商銀行採取浮動利率制度,其利率、放款額度、鑑介費用、處理速度上均高於國內本
地銀行。在擔保品之抵押順位與設定之抵押金額、貸款申請流程與還款方式等方面則
本地與外商銀行均大同小異。
本文對於國內銀行辦理消費性放款業務,提出以下諸點建議:一、改進銀行承辦員的
質與量,灌輸其正確的授信觀念,並統一作法。二、著重在「人的信用」,儘量遵循
擔保的信用貸款,以個人信用評等為主。三、設定特定用途的消費性貸款。四、著重
「批發」與「零措」。五、為配合推廣消費者信用之需要,應加速推動銀行作業之電
腦化,以處理繁多的顧客資料、簡化手續以降低成本。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4958
Creators簫維儒, XIAO,WEI-RU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