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淡水市街觀光地景環境體驗之研究 / A Study on Visitor's Touristic Environmetal Perspectives of Tamshui's Landscape

觀光地區就遊客而言,是一個什麼樣的環境?遊客到一個觀光地區遊玩時,其動機、目的為何?想要獲得什麼樣的收穫呢?本研究欲以淡水市街作為觀光地區之地景環境,瞭解遊客對淡水市街之環境體驗,藉由遊客特性不同探討是否影響淡水市街觀光地景之整體環境體驗,期能以遊客對於觀光地區不同地景環境的感受及體驗,提出有利於日後經營管理與規劃設計上之建議。因此將針對以下幾個方向進行探討:1.瞭解遊客對於淡水市街觀光地景之環境體驗;2.探討淡水市街之地景元素與環境體驗的關係;3.探討遊客特性不同對淡水市街之地景元素與環境體驗是否不同。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經過問卷設計與抽樣調查得到有效樣本341份,並依研究分析中得知的結果與差異,以作為淡水市街規劃設計之因應。經由本研究討論分析得知:

1. 遊客對淡水市街之地景知覺以「氣候因子」、「建築」、「交通運輸」、「古蹟」與「河川」元素最強烈。體驗感受則有「感到輕鬆自在」、「消除緊張壓力」、「親近自然感」、「感到熱鬧有活力」體驗收穫項目。

2. 地景元素與環境體驗之關係,經多元迴歸之逐步分析法檢測結果顯示,各項體驗項目均會受到部分地景元素影響。

3. 針對遊客特性不同對地景元素項目與體驗收穫項目之假設。結果顯示,遊客之基本屬性與活動特性不同對淡水市街之地景元素知覺程度與體驗收穫認同程度亦有所差異。

研究結果顯示遊客到淡水市街遊玩的同時,心裡所想要的不外乎是自然地景、人文地景的每一部分,同時達到放鬆自我心情、消除緊張壓力的效益。而淡水市街也正面臨社區積極發展、新舊建築物去留與休閒遊憩工程的開發等問題皆影響遊客的感受。所以必須由點(景點)連結線(旅遊路線)擴大至面(淡水旅遊網)的經營管理方式與利用淡水獨特的水體、地理歷史空間等地景風貌規劃設計,以期能帶給淡水更大寬廣的觀光發展空間。 / none /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緣起與問題陳述

1.2 研究目的與內容

1.3 研究範圍與對象

1.4 研究方法與流程

第2章 文獻回顧

2.1 觀光地景之概念探究

2.2 環境體驗之理論探究

第3章 淡水市街地景環境

第4章 研究設計

4.1 研究架構與假設

4.2 問卷設計

4.3 抽樣設計

4.4 分析方法

第5章 資料分析結果

5.1 遊客之基本資料分析

5.2 地景元素與環境體驗之關係分析

5.3 遊客特性與地景元素及環境體驗之差異分析

第6章 結論與建議

6.1 結論

6.2 建議

參考文獻

附錄一:問卷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TW/090SHU05571002
Date January 1990
Creators陳蕙菱
Contributors陳墀吉
Publisher世新大學, 觀光學研究所(含碩專班)
Source SetsNational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in Taiwan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碩士
Format134
Relation一、中文部份 1.王小璘、詹欣琪(2000.7),都市綠道園遊憩活動特性與環境屬性之研究,造園 學報,6(1/2),1-18。 2.王洪文(1991),地理思想,台北市:明文書局。 3.王錦堂(1987),環境心理學,台北市:茂榮圖書公司。 4.王鑫(1982),北海岸風景特定區生態資源調查,台大地理學系。 5.台北縣政府(1992),台北縣綜合發展計畫。 6.左顯能(2000),觀光地區永續發展規劃之研究-以東北角海岸風景特定區為例,台灣大學地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7.交通部觀光局(1992),台灣地區觀光遊憩系統開發計畫,台北:交通部觀光局。 8.交通部觀光局(1995),地區性觀光市鎮之評估與規劃研究報告,交通部觀光局。 9.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住宅及都市發展處(1983),台灣地區觀光遊憩系統之研究。 10.何志浩(1976),淡水鎮行人徒步系統之研究,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11.余幸娟(2000),宗教觀光客旅遊動機與其滿意度之研究-以台南南鯤鯓代天府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商學院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12.吳易達(2000),地方產業之觀光化與社區營造-以鶯歌陶瓷產業為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地理組碩士論文。 13.李銘輝(1990),觀光地理,台北市:揚智文化。 14.李銘輝、郭建興(2000),觀光遊憩資源規劃,台北市:揚智文化。 15.李麗雪、凌德麟(1998),台灣傳統庭園情緒體驗之研究,規劃設計理論與景觀評估,台北市:田園城市。 16.卓姿旻(1999),淡水鎮觀光遊憩資源發展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7.周守真(1989),日據時期淡水之空間變遷,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18.林素貞(1988),遊憩景觀區開發環境影響評估方法之研究,成功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19.林淑晴(1988),從環境知覺探討垃圾對遊憩體驗的影響,中興大學園藝研究所碩士論文。 20.洪得娟(1994),景觀建築,台北市:地景。 21.洛克計晝研究所(1975),觀光遊憩計畫論,台北市:陳水源。 22.徐兆立(1997),淡水捷運車站整體環境重建案,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23.常懷生(1995),建築環境心理學,台北:田園城市。 24.張志源(1999),殖民與去殖民文本的文化想像-重讀淡水埔頂之地景,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25.張長義(1986),土地利用的變遷與台灣環境的未來,環境影響評估訓練班講義。 26.張炳仁(1985),淡水鎮淡水街都市景觀之研究,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27.張原輔(1996),「風景畫」中環境空間意識在建築設計上之轉化-以淡水為例, 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28.張耿輔(2000),影響淡水鎮各類型觀光遊憩資源對遊客吸引力的因素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地理組碩士論文。 29.曹正(1979),東北角海岸風景特定區規劃研究報告,交通部觀光局。 30.曹正(1991),風景區動態經營管理與遊客安全體系之建立,風景區經營管理研討會論文集,30。 31.陳水源(1982),觀光地理學研究簡介,交通建設,31(9),17-23。 32.陳昭明(1981),台灣森林遊樂需求、資源、經營之調查分析,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森林學系森林遊樂研究室。 33.陳昭明(1986),遊客心理與行為,交通部觀光局75年度風景區管理人員訓練班經營管理教材,8-12。 34.陳昭明、蘇鴻傑、胡弘道(1989),風景區遊客容納量之調查與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森林研究所。 35.陳美吟(1985),遊憩區體驗之研究-以楓林瀑布、擎天崗、太平山為例,台灣大學森林研究所碩士論文。 36.陳凱俐(1998.12),森林遊樂區遊客遊憩體驗及遊憩效益影響因素之探討-以棲蘭森林遊樂區為例,宜蘭技術學報,1,27-37。 37.陳鳳儀(1999),基隆港環境意象研究-以學童個案之探討,台灣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38.陳蕙慈(1996),遊憩利用對中國式庭園特質感受之影響,台灣大學園藝研究所碩士論文。 39.陳韻如(1999),都市河岸親水性景觀設計規劃之研究,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40.陳麗如(1994),遊客對海灘遊憩區環境屬性需求之研究-以墾丁國家公園南灣海灘遊憩區為例,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41.傅屏華(1992),主題園遊客分析及市場區隔之研究:以小人國為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碩士論文。 42.曾慈慧(1997),醫院景觀環境差異對病人生心理反應之研究-以台中市中國醫藥學院與中山附設醫院為例,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43.湯幸芬(1995),住院病人對醫院景觀空間環境體驗之研究-以榮民總醫院為例,台灣大學園藝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44.黃志成(1997),森林地景監測之研究-以惠蓀林場為例,中興大學森林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45.黃宗成、吳忠宏、高崇倫(2000.12),休閒農場遊客體驗之研究,戶外遊憩研究,13(4),1-25。 46.黃俊英(1992),多變量分析,台北市:華泰文化。 47.黃瑞茂(1996),迎鬧熱:「淡水文化市集」 「都市空間演出」作為都市發展遠景溝通的策略,空間雜誌,(88),29-35。 48.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國(1988),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上)(下),台北市:東華書局。 49.賈子慶(1997),三芝鄉大坑與陳厝坑地景空間變遷之歷史、社會分析,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50.臧芷伶(1993),遊客對古蹟的環境知覺之研究-以淡水鎮古蹟為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51.臺北縣政府(1990),淡水鎮誌,臺北縣政府。 52.劉昌文(1999),城鄉風貌與公共工程建設之探討-以河岸親水空間為例,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53.劉雅琪(1999),從工廠到神殿 荒廢地景的論述-以台金廠為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54.樓慧芳(1993),由遊憩體驗觀點探討遊憩區活動區區位之分派,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55.蔡慧敏(1999),島嶼環境變遷研究-以金門島地景型塑與轉化分析,台灣大學地理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56.賴欣釧(1998),國小高年級團體旅遊環境體驗差異之研究,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57.薛明敏(1993),觀光概論,台北市:明敏餐旅管理顧問公司。 58.Richard T. T. Forman、Michel Godron(1994),景觀生態學(張啟德譯),台北市:田園城市。 二、外文部份 1.Beaulieu, J. T. & Schreyer, R. (1984). Choices of wilderness environments- Differences between real and hypothettcal choice situations. Proceedings-Symposium on Recreation Choice Behavior, (38-45). U.S., USDA Forest Service. 2.Berry, D., (1976). Preservation of open space and the concept of value.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35(2), 114-118. 3.Clark, R.N. & Downing K. B. (1985). Why here and not here: the conditional nature of recreation choice. In Proceeding-Symposium on Recreation Choice Behavior (USDA Forest Service Gen. Tech. Rep. No. INT-184, pp.61-70). Ogden, UT: Intermountain research station. 4.Driver B. L. & P. J. Brown (1978). The Opportunity Spectrum Concept in Outdoor Recreation Supply Inventories. 5.Driver B. L. & R. C. Toucher (1970). Toward a Behavioral of Recreational Environments, with Implication for planning. Element of outdoor recreation planning. 9-31. 6.Driver, B. L., & Brown, P. J. (1975). A socio-psychological definition of recreation demand, with implications for recreation resource planning. Assessing Demand for Outdoor Recreation, 12(8), 62-88. 7.Fisher, J. D., Paul, A. B., and Andrew B. (1984). Environment Psychology. second edition. New York: CBS College Publishing. 8.Goeldner, C. R., Ritchie, Brent J. R. & McIntosh, R. W. (2000). Tourism: Principles, Practices, Philosophies, Conada: John Wiely & Sons. 9.Grahn, P., (1991). Landscape in our minds: people’s choice of recreative place in towns. Landscape Research, 16(1), 11-19. 10.Ittelson, W. H. (1978).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and urban experience.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10(2), 193-213. 11.Ittelson, W. H., Proshansky, H. M., Rivlin, L. G., & Winkel, G. H., (1974). An 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 psychology.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hinston. 12.Martin, G. J. and James, P. E. (1993). All Possible Worlds: A History of Geographical Ideas. third edition.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13.Meining, D. W., ed. (1979). The Interpretation of Ordinary Landscape: Geographical Essay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4.Noe, F. P., (1988). Effects of recre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values on tourist’s scenic preferences. In Visual Preferences of the Travelers along the Blue Ridge Parkway, edited by Noe, F. P. & W. E. Hammitt., 1988, National Park Service, U. S. Department of Interior, Washington, D. C., 51-66. 15.Phillar, V. (1988). Human Behavior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Pacific Grove, California: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16.Rossman, B. B., and Ulehla, Z. J., (1977). Psychological reward values associated with wilderness use: A functional-reinforcement approach.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9(1), 41-66. 17.Rowe, R. D., and Chestnut, L. G., (1983). Define the experience. In Managing Air Quality and Scenic Resources at National Parks and Wilderness Areas, edited by Rowe, R. D. and L. G. Chestnut.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1-23. 18.Sauer C. (1925). The Morphology of Landscape. 19.Schreyer, R., and Beaulieu, J. T., (1986). Attibutes preferences for wildland recreation setting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8(4), 231-247. 20.The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WTO)(1996). What Tourism Managers Need to Know: A Practical Guide to the Development and use of indicators of Sustainable Tourism. Madrid, Spain: WTO. 21.Tinsley, H. E. & Kass, R. A. (1978). Leisure Activities and Need Satisfaction: A Replication and Extension. 22.Webster’s ninth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 (1987). Webster’s ninth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 Springfield, MA: Merriam-Webster Inc.. 23.Zube, E. H., Sell, J. L., & Taylor, J. G. (1982). Landscape perception: research, application and theory. Landscape Planning. 9(1), 1-33.

Page generated in 0.003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