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明代漢魏六朝詩論研究--以復古派為核心之探討 / On Ming Dynasty poetry criticism of Han-Wei and Six Dynasties poems: a research based on the classical school

「漢魏六朝詩論」是一具發展性的詩學課題,明代對漢魏六朝詩的批評極為豐富,復古派為明代詩壇的主流聲音,作為一文學流派,其成員能不斷地豐富前期成員所開創的漢魏六朝詩批評。有鑑於學界對復古派的研究多放在詩學主張與唐詩批評上,而較少注意到復古派在漢魏六朝詩上的批評成果,是以本文以專題研究方式,從「體裁論」、「時期風格論」、「作家論」三個主題呈現復古派評論漢魏六朝詩的全貌,而此三個主題正與復古派「辨體」以論詩相關。
  復古派在體裁論上的特色是強調要依各種體裁建立不同的典範作品,儘管典範依各體裁而異,復古派皆以情感真誠、語言質樸的審美標準來建立典範。早期成員將漢魏六朝時期詩之區分為四言詩、五言古詩、樂府詩三種體裁,以漢魏詩為典範,中、後期成員則擴大此三種體裁的典範內容,將六朝詩納入可學習的範圍之內,並且注意到漢魏六朝時期處於實驗階段的體裁,如:七言詩、五言四句、七言四句的小詩。綜論復古派前、中、後期對漢魏六朝詩體裁典範的建立,以四言詩、五古、樂府三種體裁評論最豐富。
復古派在時期風格論上最大特色是強調從情感與形式兩方面掌握漢魏六朝詩的演變,重視如何透過語言形式以呈現真誠的情感,以此標準評論漢魏六朝詩之成績。早期成員將漢魏詩劃為同一時期,六朝為另一時期,到中期、後期突顯漢、魏詩之異同以及六朝詩之演變過程。
  復古派作家論之特色有三點:第一,從情感與形式間之關係論作家風格。第二,復古派結合詩歌史觀念與辨別體裁以建立典範的概念,運用推源溯流的方法將作家置於各體裁發展史中,評價作家的承繼、創新與轉變,呈現漢魏六朝作家在各體裁之源流譜系中的位置。前期、中期成員已確立從詩歌體裁的演變脈絡評價作家之詩歌史位置,然論述不夠詳備,要到後期成員始完備呈現漢魏六朝作家在各體裁之譜系中的位置。第三,受到復古派體裁典範意識的影響,非典範之作家的風格為復古派所肯定,然其文學史地位卻因其詩不符合典範之風格而下滑。
  綜合上述,儘管明代復古派的創作成績,因模擬而為後人詬病。但是,當我們將創作與批評的範疇分開評價,當能肯定其在漢魏六朝詩批評上的貢獻。因此,即或他們對詩作詩人的高下品評未必能完全獲得認同,但他們建立的批評法則,所開展的漢魏六朝詩的風貌,仍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6151022
Creators林孜曄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