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影響日本與台灣代間財務交換類型的因素: 居住型態、生命循環和性別 / The factors of intergenerational financial exchanges in Japan and Taiwan :living arrangement,life cycle and gender

孝道文化是長久被視為理解東亞代間關係的特色,居住安排、生命歷程、性別皆是在孝道規範的脈絡下影響代間中的交換關係。在當代的東亞社會劇烈的社會結構和文化變遷下,三種因素在控制了孝道規範的社會文化因素後,仍然產生其對代間關係中的獨立影響。
另一方面,過去孝道研究是以子女為主的財務支持為依賴變項,忽略了父母方在代間交換關係中的行動。故本研究以2006年的東亞社會調查(East Asian Social Survey EASS)中,日本和台灣的樣本做為研究對象,並比較兩國受試者和父母之間的財務支持往來關係。我們依照比較的結果,將各種交換關係予以類型化,依據各種交換關係的特徵命名,並以多元邏輯斯迴歸 (multinomial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的方式,在控制孝道意識後,理解三種因素對代間關係的影響。
研究結果發現,日本的同住之下並未出現特定的交換關係,而台灣方面,同住讓代間關係呈現以父母為提供者受惠式代間關係;在生命歷程上,日本的未婚者和已婚有未成年後代的受試者皆會與父母保持受惠式代間關係,台灣未婚者和已婚有未成年後代則是與父母保持平衡代間關係;然而,我們亦發現,部分的台灣未婚者亦如同日本社會的未婚者般,接受父母的支持多過於自己的給予。在性別上,兩國的男性仍是主要的財務支持提供者,然而,兩國父母對於提供子女資源上仍有性別的差異。由於日本女性在勞動力市場的劣勢,故日本的父母傾向提供給日本女性,而台灣的父母則提供與男性。故台灣家庭對同住者的支持和給予男性支持的結果,反映台灣社會中,孝道的文化仍存有一定的影響。另一方面,本研究亦針對兩國各生命階段的女性進行研究,並發現日本女性仍在已婚無子的階段為原生家庭提供財務支持,而台灣女性在各生命階段,皆會提供原生家庭支持。故本文提供三種因素在受到在孝道文化以外,對代間關係的影響方式,並進一步以實證的方式指出近年來日台兩國的因家庭結構變遷而帶來的各種社會問題。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1012540201
Creators黃瀞儀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