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以HRD的觀點論新制教育實習制度對實習教師影響之研究

自從政府在1994年將「師範教育法」修訂為「師資培育法」後,新制度下的師資培育政策徹底改變了師範教育的制度與結構,由封閉的師資培育走向開放;由單一的師範院校培育走向多元;由公費培育走向自費;由培育與任用合一制走向分途制。其中引起最大爭議莫過於2004年5月5日修正頒佈的《師資培育法施行細則》中所頒佈的新制教育實習制度。在舊制的實習制度中,實習教師在為期一年的實習中每個月均領有8000元的實習津貼,隨著師資培育政策的開放與多元化,師資班不斷的增設,實習教師數量也越來越多,加上政府財政吃緊,龐大的實習津貼自然成為政府不小的負擔。為抑制多元師資培育政策下所培育出的師資人力供過於求的現象,並減輕政府的財政負擔,新制實習有以下重大改變:1.明訂教育實習課程改為半年,在修畢教育學程後可自由選擇上半年或下半年進行。2.將實習正式納入教師職前教育的一環,並將實習教師的身份正式定位為學生。3.取消實習教師每月8000元實習津貼,且在實習期間需繳納四學分的學分費。4.實習結束後增設教師資格檢定考試,凡通過教師資格檢定考才可繼續參加競爭更為激烈的正式教師甄試。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法結合HRD之觀點探討變革後的師資培育政策中的教育實習制度是否有助於提昇輔導準教師轉化為正式教師。
本研究進行正處新舊實習制度交替之過渡時期,期間適逢教師資格檢定與教師甄試,得以持續完整紀錄、追蹤受訪者參與教育實習歷程,研究發現師資生在進行生涯決策前,普遍未能得到充足的資訊,且多數初次進入社會工作的新鮮人,需仰賴家庭提供經濟支持,才能完成教育學程。面對教職名額僧多粥少的壓力,實習生容易忙於準備考試忽略實習,而實習進行中的社會化歷程亦是影響師資生日後生涯決策的重要因素,多數受訪者對半年實習制度,均表示肯定其有助於初入職場的新鮮人對生涯試探的體驗,但無法深化對教職的瞭解與完成社會化歷程。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4256004
Creators陳怡卉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