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橫斷面與時間數列混合資料之隨機邊界生產函數--台灣地區之實證研究

自一九七七年Ainger,Lovell,and Schmidt 發表隨機性邊界生產函數估計方法一文以
後,這項方法便廣泛地應用於廠商生產技術效率的估計。然而, Ainger,et al的方
法係利用單一年度橫斷面資料,方法中有一些缺失,例如:技術無效率部份的統計分
配假設、技術無效率部份與生產投入可能存在某些相關,以及技術無效率可能會隨廠
商經營期間而變化。本文的目的,即嚐試利用橫斷面與時間數列混合資料來修正上述
缺點,分析對象為台灣地區的外人投資廠商,包含電子電器、基本金屬、橡塑膠製品
、化學等產業,時間由民國64年至71年共八年。
台灣地區自一九五二年引進直接外人投資,外資在我國的經濟發展過程扮演重要角色
。過去有關台灣地區外人投資的文獻甚多,然而有關外資廠商生產效率的研究卻不多
見,直至目前僅 Chen and Tang(1987),劉錦添與蔡偉德(1989)兩篇,且均偏重於橫
斷面的分析。本文將利用近年來發展的Panel Data生產技術效率測定方法來進行,文
中主要參考Schmidt and Sickles(1984) 與Cornwell,Schmidt and Sickles (1988)
兩篇著作。在實證中,假設廠商生產函數為Cobb-Douglas函數,分別利用「固定效果
」(fixed effect)及「隨機效果」(random effect) 二種模型。固定效果模型認為廠
商生產技術效率差異為一固定係數,反映於迴歸式截距項的差異;而隨機效果模型假
設生產術效率項目為隨機變數,效率的差異反映於迴歸式中殘差項的差異。此外,由
於生產因素投入與效率可能存在相關,為得到具有一致性的估計值,本文將利用工具
變數方法來修正。最後,本文分析不同年度廠商效率之變化,並探討造成效率變化之
原因。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5354
Creators陳慧玲, CHEN,HUI-LING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