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高科技產業分析架構研究-以LCD產業為例

高科技產業的特性為資本密集、技術密集與人才密集,產品生命週期較為短。在面臨全球化的競爭挑戰時,面對的壓力遠高於傳統產業。因此如何提昇台灣高科技產業得的水準和強化產業競爭力,實為當今台灣廠商與政府應面對的重要問題。
LCD產業相關技術發展已近成熟,加上台灣為全球筆記型電腦及PC監視器的生產重鎮,具有不得不進入LCD產業的壓力。此外,液晶顯示技術的發展也帶動其他電子產品的創新,範圍涵蓋了資訊、通訊及消費性電子商品等。LCD具有輕薄、省電、無輻射、不佔空間及可攜性等優勢,隨著多元化應用的推廣及技術的發展,產業整體市場規模將急遽成長。
高科技產業如LCD產業,對於國內相關產業的關鍵零組件自主性與促進產業升級都有重大的影響。在面對日本及韓國強烈的競爭下,台灣廠商如何在LCD產業的全世界市場領域中建立競爭優勢,找到適當定位,是一個值得討論的重要課題。
本研究以產業經濟學的產業結構-廠商行為-績效(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 S-C-P)理論,為主要的分析架構,再配合Porter的五力分析架構,價值鏈分析和國家優勢競爭之鑽石模型概念分析台灣的LCD產業。希望透過研究的過程,找出一套適用於LCD產業的產業分析架構。在實務上希望能夠作為業者擬定企業競爭策略及政府擬定產業政策的參考。由於本研究有其研究的限制,本文也開列出後續研究的建議,希望提供後者更進一步的研究方向。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A2002002003
Creators洪崑欽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