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鄧小平時代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省份社會發展之研究(1978-1990年)

中國大陸共產政權的成立,基本上是「逆向型」共產運動中的產物此即中共透過暴力的武鬥爭方式來取得國家機器的主導權,之後再藉由國家機器的強制性力量來從事動員式的共產運動,在這個「逆向型」共產運動的過程中,國家機器的職能和角色被空前地絕對化,而使得中國原本與官方相對疏離而具有獨立自主性的傳統民間社會遭受到破壞、解體,終為中共政權的國家機器所完全宰制。
一九七八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鄧小平復出掌權後,開啟了一個「改革開放」的新發展旅程,這個新的發展模式,基本上是通過對毛式「一國社會主義」的批判繼承來確立的。它一方面將國家機器的既有力量,從民間社會中逐步地退出,允許各部門擁有較大的自由經營權,另一方面它同時強調國家機器在整個國家整體性發展過程中的主導性地位,而仍未脫離「逆向型」共產政權的屬性。
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中共國家機器的職能和角色,已從毛澤東時代的絕對化地住,退卻到一個僅具相對主導性的地位。因此,民間社會乃相對地擁有較大的自主權,因而產生了一種社會分化和社會流動現象,隨著這種社會分化和社會流動的加劇以及改革開放工作的深化,一股屬於社會層面的、具有相對自主性的發展機制已在逐漸的積累之中,這個發展過程,並非是中國傳統民間社會的回復,而是另一個較具相對自主的「市民社會」之形構,它的形成將直接地挑戰中共國家機器的合法性地位並制約著國家機器單向式的主導性地位,進而形成一種市民社會與國家機器相互制約、相互辯證的發展格局。
本論文即試圖藉由對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地區社會的發展進程,來探討市民社會在中國大陸形成的可能性,並嘗試進一步地建構一個「市民社會」的理念型解釋範型,來作為解釋社會發展的理論依據。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4519
Creators陳重成, CHEN, CHONG-CHENG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