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新移民運動對入出國及移民法修法之影響 / The impact of immigrants movement on immigration amendment act

自1990年代起,台灣政府與社會在面對新移民女性與移工,大批進入台灣境內的現象開始感到焦慮,一方面由於當時政府與民間團體對於相關議題處於相當陌生的階段,另一方面也由於台灣的特殊的國家認同問題,造成台灣社會除了在不同種族、階級的外籍配偶與移工所產生歧視與壓迫的對待之外,對於為數眾多的大陸配偶抱持著敵對的態度,使得這些在台灣社會邊緣化的族群一直無法享有基本的人權保障。「移民/住人權修法聯盟」(簡稱:移盟)於2003年11月正式成立並以爭取婚姻移民權益為其主要訴求,本研究側重於移盟發動入出國及移民法(簡稱:移民法)修法運動過程的觀察,並透過訪談當時參與修法運動過程的行政、立法部門人員與移盟成員,呈現出三方互動的動態過程。
本研究以社會運動三大理論:動員結構論、政治機會結構與構框理論做為分析修法運動的觀察角度。入出國及移民法於2007年11月經立法院三讀通過,移盟所主張的家暴條款、反歧視條款、禁止婚姻媒合商業化、鬆綁外國人參加集會遊行、保護人口販運被害人等內容被納入移民法內容中。雖然目前移民法在永久居留權內容、正當法律程序的餞行與部分法律內容的規範上尚有改善的空間,但移盟在2003年起所發動的移民法修法運動仍可被視為是台灣新移民運動中的成功典範。因為移民法修法運動所代表的不僅是將台灣移民法推向一個相對保障移民/移工人權的法律之外,更是台灣社會中第一個充分展現外籍配偶主體性的社會運動,並為台灣後續的新移民運動奠定重要的運動基礎與拓展更寬闊的運動空間。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4256025
Creators劉瑋楹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