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台灣民主化與大陸民主前景--從精英策略互動之觀點分析

本論文之研究目的,是欲解答以下兩個問題:第一,臺灣民主化的方式與動力為何?第二,能否以臺灣民主化的經驗,解釋中國大陸的民主現況,並探測其民主前景?在方法上,本論文以民主化的方式為依變項,以民主化的動力為自變項,建構出本論文的理論架構。
在民主化的方式上,本論文提出用「選舉競爭程度」與「政府職位開放選舉程度」作為衡量的指標,並構成政體性質定位圖,以觀察民主化的程度與過程。在民主化的動力上,則分成兩部份探討:第一部份是反對精英的努力,以「理念」、「組織」、「運動」等三項指標為分析的架構。第二部份是執政精英的改變,本論文根據「策略互動論」提出三個問題作為分析的依據:第一個問題是,「統治階層內部是否產生改革派?」第二個問題是,「若產生改革派,則改革派與政治反對勢力的關係為何?」第三個問題是,「統治階層分化的結果,是改革派佔優勢,還是強硬派佔優勢?」經過上述三個問題的分析,可以得出精英策略互動的四種結果,與政治發展的七條路徑。
本論文之研究發現,臺灣的民主化,明顯表現在政府職位的開放選舉上,且民主化的過程,並非呈直線上升,而是呈現U字形的變化。至於臺灣民主化的動力,則可歸納為三點:第一,反對精英的努力;第二,統治階層的分裂;第三,改革派與反對精英的結盟。中國大陸的政體性質,目前介於 「競爭性的威權政體」與「封閉的霸道政體」之間,且短期內並無民主化的可能,主要是政治反對勢力仍無足夠力量來促使中共的統治階層作出改變。經由兩岸的比較,本論文得出以下七點有助於民主化的出現:第一,反對運動持續時間長且連續;第二,反對運動的理念未被執政者的反訴求抵銷;第三,反對運動的組織成員,其學經歷屬於中產階級;第四,反對運動的運動形式能以選舉為主,群眾運動為輔;第五,統治階層出現主張實現政治民主化的改革派;第六,統治階層面臨內外危機;第七,改革派掌權的時間較長。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2299
Creators王嘉州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