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合作任務特性、共識凝聚型態與中小企業合作關係維持機制之關聯 / The correlation of maintaining mechanisms used by small businesses in the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s and their char- acteristics of tasks and congruence formation

本研究最主要的目的在於瞭解:在臺灣中小企業眾多型態的合作關係中,不同型態合作關係所呈現的不同特性,是如何影響合作雙方共識之形成,並進而影響其維繫並管理此一合作關係的方式。本研究引用與組織間合作關係有關的文獻,包括以動態觀點的研究、資源依賴理論、網路理論,以及社會學者的田野觀察結果等,從中整理出本研究的觀念架構。自變數為「合作任務特性」,包含「合作關係經濟本質」、「合作成員互動特性」兩部份;中介變數為「共識凝聚型態」,包含「對彼此互賴程度的預期」、「成員默契形成之程度」兩部份;應變數為「合作關係維持機制」。本研究運用定性研究方式,在針織染整、進口化學原料,以及鐵門窗製造產業中,各選取一家中小企業作為深度訪談對象,了解其各種對外合作關係的運作本質,以其為分析單位,並利用前述之架構發展命題,所獲之研究發現如下:
一、「合作關係之經濟本質」與「對彼此互賴程度的預期」間具有正向之關聯。二、「成員互動特性」與「成員形成默契之程度」間亦具有正向之關聯。
三、「對彼此互賴程度的預期」高,「成員彼此形成默契之程度」高的合作者,其對合作效率的重視度高於公平,以默契、交情、合作利益降 低不確定性並化解衝突,工作角色與人際互動互為輔翼。
四、「對彼此互賴程度的預期」高,「成員彼此形成默契之程度」低的合作者,其對合作效率的重視度同於公平,以資訊蒐集降低不確定性,以較高之談判力主導衝突之解決,並以工作角色作為雙方互動的主軸。
五、「對彼此互賴程度的預期」低,「成員彼此形成默契之程度」高的合作者,其對合作效率的重視度同於公平,以交情、網路成員制裁力降低不確定性,依行規解決衝突,並以人際關係作為主要互動方式。
六、「對彼此互賴程度的預期」低,「成員彼此形成默契之程度」低的合作者,其對合作效率的重視度低於公平,以提高對方之依存度降低不確定性,顧忌較少的衝突常造成合作關係瓦解,以工作角色作為主要互動方式。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3621
Creators侯文山, Hou, Wen-Shan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11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