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產業特質對台灣網際網路服務公司經營型態的影響

網際網路的發展已經在全世界造成普遍的流行,除了少數幾個的地區以及國家之外,幾乎所有國家都已經成為網際網路的一部份,而使用者以及主機成長的速度也是相當驚人;在台灣也不例外,86年初使用網際網路的人數已經超過七十萬人,幾乎一直呈倍數成長。使用網際網路很重要的是如何連上網際網路,在台灣約有三十五萬人使用網際網路服務公司(InternetServiceProvider,ISP)連上網際網路,因此可見該產業對網際網路發展的重要性。在台灣ISP產業中,約有七十多家廠商,其中中華電信公司經營的Hinet以及資策會經營的Seednet是寡佔廠商,肇因於早期發展背景以及電信法規的因素。而在這樣快速發展以及市場集中度很高的產業中,其他ISP的經營方式勢必與該產業的特性很大的關連,因此本研究特針對該產業作此分析。
本研究採用次級資料的蒐集以及個案訪談,從客觀面觀點以及業者主觀的想法做雙方面的瞭解,以探討該產業的特質與廠商因應的經營策略。
研究結果發現雖然此產業為寡佔的現象,但是僅止於ISP經營的基本業務,至於其他加值服務則各廠商都有賴以生存的利基市場,而利基的選擇與各公司以前發展背景與顧客種類差異有很大的關係,且通常是以產品組合跟其他廠商作區隔。其中在顧客種類上,個人用戶重視連線速度以及價格,而企業用戶則重視知名度以及服務品質,因此產生各家廠商鎖定各自消費群的情形。在經銷商方面,目前擁有的經銷商通路無法產生很大的效果,這與產品的利潤過低有關,而通常高利潤的產品廠商會使用一階通路方式銷售,因此產生這種商品在定價上的模糊性。而網路特性產生的擁擠現象,目前廠商以計價方式與上線方式來控制,而網路產生的經濟性,基於使用者付費的心理尚未建立,所以目前ISP無法因此獲利。
本研究最後建議大型廠商應該加強其規模經濟的業務繼續發展,先從提高顧客轉移成本開始,但是應該也要注意科技的轉變以及外來競爭者的威脅;利基廠商則應該更加區隔與大廠商的產品組合差異,以維持生存的空間。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2260
Creators周益年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13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