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美國、英國、澳洲國家檔案館檔案網路開放應用之比較研究

檔案原是權力的象徵,從古至今,從東方至西方,只有少數人有權力得以使用檔案。而檔案由封閉走向開放,其重要的轉折點是在1794年,由於法國頒布世界第一部檔案法,規定檔案館應實行開放原則。此後,開放國家檔案館的檔案供民眾使用的觀念,也深深影響檔案館營運的方式。因此目前許多現代化的國家,常把檔案開放程度視為是民主化的重要指標。隨著網路通訊技術的發展,對於檔案開放亦產生極大的衝擊。
本研究採用「多重個案法」與「比較研究法」進行研究,首先瞭解美國、英國與澳洲三國國家檔案館檔案在網路上開放情況。並藉由比較研究法,瞭解三國之間的差異性,並且透過描述、解釋、併排、比較的過程,最後進行分析,將比較之結果做一結論,得出具體的建議。
根據研究發現,提出結論如下:一、檔案開放相關法規方面:(一)三國對於個人隱私權均相當注重,但美國則為政府資訊公開重於個人隱私權保護;(二)美、英兩國檔案相關法規針對網路開放檔案有特別之規範,美、英兩國檔案相關法規針對網路開放檔案有特別之規範,澳洲則為沿用原有檔案法規;二、線上參考服務方面:(一)線上參考服務多無專責部門,但仍有專責人員負責;(二)電子郵件、FAQ等非同步線上參考服務,為三國國家檔案館最普遍使用的形式;(三)三國國家檔案館均針對研究者提供特別線上參考服務;三、線上檢索工具方面為(一)三國國家檔案館提供多元化的線上檢索工具;(二)提供電子檔案及檔案內容影像檔已成為三國國家檔案館趨勢;(三)檢索系統的描述規則符合國際標準,有利於未來國際間檔案描述的資源分享與交流;四、線上檔案展覽方面:(一)線上展覽主題皆與館藏特色、社會文化相互結合;(二)線上展覽呈現方式較為傳統,缺乏創新;(三)線上展覽仍需與檔案館相關活動配合,以達最大的成效。
最後針對前述研究結果提出五項建議:一、明確規範檔案開放範圍,以作為我國檔案在網路上開放之依據;二、觀摩國外國家檔案館經驗,加強國內對線上參考服務的概念與認識,並積極推廣線上參考服務;三、建議國內檔案典藏單位,針對研究者提供特別線上參考服務;四、建議國內檔案典藏單位改善線上檢索系統,提供多元化線上檢索工具;五、針對我國檔案典藏單位之館藏特色及社會文化,積極推動線上展覽。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921550042
Creators葉俊宏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