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中華民國海關建置快遞產業簡易通關系統績效之研究-以國際性整合型快遞公司台灣分公司為例

電子商務的興起,改變了交易型態與商業通路的傳統模式;跨國性商業物流的契機,吸引物流服務業競相更新設備,不斷地整合競爭力,並藉由資訊流與金流的輔助,以達到物流整合的商業綜效。國際性物流在時效的掌控上,為因應各地海關的法規以及制度的要求,通關程序已成為影響物流產業是否得以掌握商機締造時效的關鍵樞紐。

世界各國海關深刻體會國際市場對時效的強烈需求,關稅合作理事會(Customs Co-operation Council;CCC,已改稱為世界關務組織World Customs Organization;WCO)基於國際貿易與運輸物流業權益的考量,認為海關業務除了確保進口稅費的徵收、防杜走私漏稅並執行貿易政策之外,應研議如何改進革新快遞貨物通關作業;關稅合作理事會乃於1993年初訂定”海關快遞貨物通關指南” ”(Customs Guidelines For Express Consignment Clearance) ,送請世界各國海關採行。

快遞產業營運績效一向被視為經濟發展的先行指標,各國海關均在快遞產業之關務現代化的合作建置專案上採行自動化通關與各種流程簡化,以強化國際貿易的競爭力。本研究以與中華民國財政部台北關稅局於1999年7月簽署協議備忘錄,並在2000年8月成功地完成快遞貨物簡易通關系統(Informal Entry System)第一階段測試與建置的國際性整合型快遞公司台灣分公司為研究標的,回顧並分析其參與系統建置前後的服務品質與效益評估,利用平衡計分卡四個重要觀點與其他績效量測,進行服務品質績效的評估,以求詳實允正的探討。

從研究結果發現,藉由本個案國際公司的資源與人力的傾力投入,在資金與軟硬體規劃得宜之後,藉由此專案的建置不但有效改善其內部作業程序,有效提升服務品質與生產效率;並且成功地與中華民國海關共同草擬相關的法制規範,而功成身退地與國內競爭者共享成功的系統與制度。此時中華民國政府之聲望,亦隨此建置得到國際性的讚譽,立即在亞太經濟合作會議之關務程序次級委員會中有效提升地位。此種與民間業者共組策略聯盟並積極參與政府專案建置達到雙贏的成功案例,實為日後私人企業參與政府專案建置的最佳典範。並對簡化通關程序以邁向貿易便捷之策略提出建議。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2932521
Creators吳文昇, Wu, Wen-sheng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162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