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我國上市公司董監事改選機制與其經營績效之關聯性研究

在專業化經營及規模不斷擴大下,造成所有權與經營權的逐漸分離。由於經營者受到自利動機的驅使,使得企業經營偏離股東財富極大化方向,如此一來便衍生出許多代理問題,而解決代理問題的各種監控措施也應運而生。在外部監控措施即控制權市場機制方面,其主要的機能有三:即併吞案、股票購買要約和委託書收購。無論是採用何種機能,其最終的目的就是希望透過改選的方式取得董事席次,進而入主董事會,以提高公司的經營績效。而在內部監控措施方面,即董事會的成立。
為探討這兩種監控措施是否真的有助於解決代理問題,進而提高公司的經營績效,本研究是以民國78年至民國86年台灣上市公司一般產業為樣本,藉由股東會會議資料及公開說明書的蒐集,共得1810個有效樣本。透過複迴歸分析的運用,得到的研究結果如下:
一、在內部監控措施方面:
董事持股比率愈高,則其與公司的利益愈趨於一致,所以會投入較多的心力於公司的經營上,造成公司的經營績效會較好。然在董事會規模上,因人數眾多所導致的利益分歧反而有損公司的經營績效。
二、 在外部監控措施方面:
改選董(監)事機制對於經營者而言,並無激勵其有改善公司績效的動機,反而會造成公司經營績效的惡化;而以股東臨時會方式舉行董(監)事改選的公司其經營績效更是低於以股東常會方式舉行改選的公司。
舉行改選的公司。亦即,
1、董事持股比率與經營績效成顯著正相關。
2、董事會規模與經營績效成顯著負相關性。
3、董(監)事改選事件與經營績效無顯著相關性。
4、改選董(監)事會議型態與經營績效無顯著相關性。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1598
Creators江雅雲, Chiang, Ya-Yun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