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蒙古科爾沁方言之研究

人為萬物之靈,其與別的動物之主要區別,在於思想之有無。以廣義的來說,語言就是表達人類思想的工具。思想形成於內,語言將之表達於外。因而語言與思想是相輔而相成的。所以語言也是人類特性之一。
以語言作為研究的對象,始自亞里斯多德。但直到十九世紀才被認為是獨立科學。語言之研究非但是語言的本身有研究的價值,而且還可作為研究種族文化之輔助。因為語源之探討可以考證種族之異同:語言本身之比較也可得知各民族之文化背景。
本論文基於提供可用語料,作為將來鳥拉爾阿爾泰語族之語言比較及社會、文化等方面研究的目的。應用語言學的田野調查的方法,蒐集實際可用的資料,復參考有關的書籍及專題研究報告,對科爾沁方言作分析及描述,並將不同時代之文語與該方言作一比較。
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為緒論,計分三節。敘述研究動機、目的、範圍、方法及資料的來源。第二章為科爾沁方言的語音結構,共分四節。第一節音值的描寫,說明科爾沁方言的所有音值的發音方式及部位。第二節音位成立之討論,將分析歸納而得的二十六個音位,就其成立的條件加以討論。第三節音位的出現情形,分別就字首、字中、字尾說明其二十六個音位出現的情形。第四節音節結構,找出科爾沁方言的音節結構之一般形式(C)V(V)(C)(C),舉例說明。第三章為科爾沁方言與文語的比較。第一節文語之形成及其變遷,由歷史找出蒙古文語之形成及其多次的演變。第二節科爾沁方言與文語的語音變化之對照,除列表對照外,並加以說明其變化之因。第三節科爾沁方言語音變化的條件。就科爾沁方言中所發現的語音變化,加以探討其所以發生的條件並加以歸納。第四章語料舉例,敘述二則民間流傳的小故事,一為猴子毀壞鳥窠的故事;一為鳥龜的故事。第五章結論,就本文調查分析之所得,歸納出科爾沁方言在語音上的某些特性。
本專題研究因限於時間及個人學識經驗及專門訓練之不足,雖曾戮力以赴,然謬誤及欠週詳之處,在所難免。筆者僅欲以此作為方言研究的—次嘗試與開端,敬祈諸位師長及先進,多予指教,則有不勝感禱。
本文承札奇師斯欽諄諄教誨,鼓勵與督促,遂得草成:又承葉師乾坤,丁師幫新之指導及惠借私人藏書:更得包克老師之協助作為發音人,及韓老太太給予語料部分之校正,使本專題研究得以順利完成,謹此一併致衷心的謝意。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9255
Creators廖淑馨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4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