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從《存有與時間》中的器具到〈藝術作品的本源〉中的作品

在海德格一生的思考中,最核心的問題就是「存有」(Sein)。 長期以來傳統哲學在處理存有問題時,已經形成了各式各樣的認識論或形上學種種的學說,但也就是這眾多種種的知識化的學說體系,使得海德格想要扭轉傳統哲學這種以日常生活經驗去符應已經僵化的知識體系的處理存有問題的方式。就海德格來看,傳統哲學中的主體是一個知識化的主體,不管主張唯我或唯物,主體與外界始終是分離的,主體對外界的掌握是靠知識模式來進行掌握,於是各式各樣的學說主要的目的是在彌補或證成主客體之間這道不可跨越的鴻溝。然而,不管主體多精準地描述出客體,這種知識上的精準度對海德格來說都只是次生的。在《存有與時間》中海德格就是要以現象學的精神「回到事物自身」,來說明知識上的掌握要以最原初的日常生活經驗為依據,倘若抽離了日常生活經驗,那麼我們就成了失去真實體驗的掛空主體。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911540071
Creators巫佩珊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