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財務比率均衡性之衡量-台灣上市公司之實証研究 / Measuring Equilibrating Forces of Financial Ratios - Empirical Study on Taiwan Stock Market

本文以國內九十二家股票上市公司為樣本,利用一階差分序列相關係數、卡方適合度檢定、Mann-Whitney-U檢定及Pearson積差相關係數等統計方法,探討樣本公司財務比率自民國七十年至八十二年的調整過程,以提供報表使用者有關財務比率特性方面的資訊。本研究中的主要研究問題如下:
  (一)測試短期償債能力、每股盈餘、財務結構、經營效能及獲利能力等五類二十二項財務比率,以決定其是否有均衡值或呈隨機走勢的現象。若比率有均衡值時,則衡量該項比率從非均衡狀況回復到均衡值的速度。
  (二)因為均衡力量可能會受到企業規模的影響,故測試大小公司財務比率之調整速度是否有顯著的差異。
  (三)將總調整率區分為產業調整率和管理調整率二部份,測試管理調整率是否顯著地大於產業調整率,並評估其在總調整率中的相對權數。
  (四)測試財務比率的歷史值是否可用於預測未來的比率值。
  本研究的主要結論可分成下列五部份說明之:
  (一)財務比率之調整係數方面:除了經營效能方面的財務比率調整係數大多為零外,其餘各類財務比率的調整係數均大於零,顯示這些比率有均衡值存在。其中涉及短期流動性項目的財務比率調整係數比涉及長期固定性項目的財務比率調整係數大。
  (二)規模效果:除了少數財務比率外,大小公司的調整係數差異不大,並無明顯的規模效果。
  (三)產業效果與管理效果:平均而言,管理當局的調整速度比產業的調整速度快,且二者在總調整率中均佔有重要的比例。
  (四)預測能力:只有三項財務比率達到顯著水準,接受歷史比率可用於預測未來比率值的假設。
  (五)總結:在國外財務比率均衡性的研究文獻中,同一類比率僅以一、二項作研究。而本文研究的結果,顯示,同一類比率之β<sub>大公司</sub>、β<sub>小公司</sub>、β<sub>M</sub>及β<sub>I</sub>點估計值不盡相同,有的差異頗大。故同類中仍應多選取幾項較具代表性的比率,以使研究結果更可靠。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B2002003428
Creators楊麗芬, Yang, Li Fen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copy;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