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研究者早已指出,中國思想中對「死亡」的探索,為數頗繁。到了晚明時期,對死亡議題的關注,更是當時思潮的重要焦點之一。就在談生說死的眾多言論裡,公安三袁也深入其間,親身自證,思考反省了生死的問題。本文的出發點,就是對於他們生命最關心的問題,他們切身於心、一以貫之的思考重心──生死,不論是對死亡的焦慮,還是不知自身何去何從的生命疑惑,都是他們念茲在茲,企圖解決的問題。本文以生死的層面切入他們的思想世界,企圖要釐清的是,生死性命之學帶給他們的感受,到底是什麼?他們怎麼理解生死?為什麼這麼理解?是什麼因素,促使他們的改變?轉變之後的人生態度,又有何不同?在細觀三人著作,詳加分析之下,會發覺在他們的生死思考,呈現出許多有趣的現象,既有特殊的個人因緣,也有時代思潮的痕跡。這些觀點,並非只是泛泛地、印象式地連接到陽明心學、淨土、禪學等等,而是應該要更深入他們的思想,對他們的本身生命歷程與外部的環境背景作出更細膩、具體的探討與分析。
如果說時代背景是他們身處的歷史境遇,卻往往不能完全解釋他們為什麼這麼想,那我們就必須扣問在這些人的生命中,遇到了什麼樣的難題與困境。換句話說,不只是因為某些哲學思想促使這個人有這樣的看法,而是說在他生命中遇到什麼樣的問題,他怎麼面對這個問題?他又怎麼處理這個問題?當他帶著這樣的疑惑來叩問世界,又產生什麼樣特殊的見解?這種問法,在晚明生死情切的普遍氛圍中,公安三袁就因此可能有了特殊的地位。因為每個人都是特殊的個體,擁有他們獨特的才識與性格,生命歷程的不同,對生死的發言也呈現其獨特的風貌。他們同樣身處環境氛圍之中,又各有不同的際遇,如果說前者是同,後者是異,則在異與同之間,他們皆勇於對自己的生命負責,都不斷扣問這個困擾人們數千年的,卻始終難有統一答案的大哉問。因此三個人對生死的看法,既有時代的影響,也有個人不斷地反思,況且三人性格別有不同,對生死的理解,也就有了自己的特色。本文的研究,即是以「自適」與「修持」為主軸,審視三人的言行經歷,深入他們的思想與行動,觀其言,察其行,探討他們的生死之學。
Identifer | 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8151507 |
Creators | 劉芝慶 |
Publisher | 國立政治大學 |
Source Sets |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
Language | 中文 |
Detected Language | Unknown |
Type | text |
Rights | 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
Page generated in 0.001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