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上海臺商的宗教實踐與身份認同變化, 1990-2010 / Religions and Identities of Taiwanese Businessmen in Shanghai, 1990-2010

本論文試圖探究多數具有宗教信仰的臺商,在管制宗教政策下的大陸移居地如何進行宗教活動、維持信仰需求;同時,在此處境下,宗教信仰是否會影響他們的身份認同,彼此間有何變化關係和意義。本論文根據2009年至2010年間在上海地區以半結構式深度訪談法,蒐集34位受訪臺商的訪談記錄及相關文獻與資料,並運用美國認同心理學家Erikson的宗教認同理論,與相關研究案例比較、分析之後,可提出以下四個主要的研究結果:(1)臺商為因應大陸管制宗教政策之環境,衍生其因應策略,發展出以定期集體運用私人籌措宗教資源為主的幾個宗教運作模式。(2)宗教信仰對臺商在移居地的工作與生活仍有影響力,不僅運用為企業倫理,也發展為產業項目。(3)縱使身處管制宗教與無神論意識形態的環境,臺商仍有其宗教本質層面的需求而皈依或改宗。(4)臺商原有的宗教信仰對其影響越大,越能維持對原居地的認同;相對地,臺商若對移居地認同漸增時,也會對當地宗教事務產生認同感,進而又增進對移居地的認同。本研究可證明宗教信仰與臺商的身份認同及其變化之間具有相關性,可補充學界對於臺商、移民與宗教等相關議題的研究成果與範圍。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6156503
Creators于明華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