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
  • 2
  • Tagged with
  • 2
  • 2
  • 2
  • 2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上海臺商的宗教實踐與身份認同變化, 1990-2010 / Religions and Identities of Taiwanese Businessmen in Shanghai, 1990-2010

于明華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試圖探究多數具有宗教信仰的臺商,在管制宗教政策下的大陸移居地如何進行宗教活動、維持信仰需求;同時,在此處境下,宗教信仰是否會影響他們的身份認同,彼此間有何變化關係和意義。本論文根據2009年至2010年間在上海地區以半結構式深度訪談法,蒐集34位受訪臺商的訪談記錄及相關文獻與資料,並運用美國認同心理學家Erikson的宗教認同理論,與相關研究案例比較、分析之後,可提出以下四個主要的研究結果:(1)臺商為因應大陸管制宗教政策之環境,衍生其因應策略,發展出以定期集體運用私人籌措宗教資源為主的幾個宗教運作模式。(2)宗教信仰對臺商在移居地的工作與生活仍有影響力,不僅運用為企業倫理,也發展為產業項目。(3)縱使身處管制宗教與無神論意識形態的環境,臺商仍有其宗教本質層面的需求而皈依或改宗。(4)臺商原有的宗教信仰對其影響越大,越能維持對原居地的認同;相對地,臺商若對移居地認同漸增時,也會對當地宗教事務產生認同感,進而又增進對移居地的認同。本研究可證明宗教信仰與臺商的身份認同及其變化之間具有相關性,可補充學界對於臺商、移民與宗教等相關議題的研究成果與範圍。
2

犯罪少年與一般少年自我統整及生活適應之研究

湯梅英, TANG, MEI-Y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係以艾瑞克森所倡心理發展的觀點,運用標準化的測量工具--少年人格測驗 自我發展量表,比較犯罪少年與一般少年在自我統整及生活適應上之差異。根據研究 結果,探討影響少年犯罪的因素,期能有助於各國中、高中或高職瓶問題少年施予適 當的輔導與諮商,並提供輔導犯罪少年之參考。 本論文計分五章,第一章為緒論,旨在說明研究問題的重要性、研究動機及目的。第 二章為文獻探討,乃就少年犯罪、自我統整及生活適應三方面,深入探討其涵義與理 論基礎,以為本人研究之根據。第三章為研究方法,依序說明研究對象、研究工具、 調查步驟及資料處理方法,第四章結果與討論,就所得之資料,進行統計考驗,加以 分析與討論,第三章為結論與建議,根據理論分析與實證發現,提出結論,並據以提 陳建議,以供參考。

Page generated in 0.021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