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科技穿越鄉愁的赤道線:在台馬來西亞華人的離散經驗

離散者是全球化社會中越來越多的族群,這些離散族群以高科技的器具與家鄉聯繫,更快地獲知家鄉的消息。但是,在這資訊無障礙的時代裡,鄉愁是否就會消失了呢?本研究從自身的經驗衍生,想探討什麼原因造成「鄉愁」的發生與消減。
在全球人口以及資訊迅速流動的時代,當資訊鄉愁可以輕易被克服後,目前的鄉愁到底呈現怎樣的面貌,是本研究想深入了解的課題。另外,本研究也希望瞭解全球化時代下離散的馬來西亞華人用何種情懷來看原鄉中國和家鄉馬來西亞,以及他們如何看待馬來西亞華人這個身分。有鑑於此,本研究以馬來西亞華人的鄉愁為主軸,藉由文本分析以及深度訪談法,來找出科技在馬來西亞華人生活變遷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為何。
本研究發現,地方型塑了一個人的生活經驗、記憶以及想像,受訪者的鄉愁,是曾經生活過的地方。而社會的變遷造成不同時代不同世代的馬來西亞華人有不同的鄉愁投射對象,第一代以及第二代的馬來西亞華人會對中國存有血緣鄉愁或者文化鄉愁,但是第三代開始開始把馬來西亞視為自己的家,認為自己是馬來西亞人。
時間與地理的距離不會影響馬來西亞華人的身分認同,但是會增加或改變他們的其他認同,例如文化認同。此外,本研究也發現,時間與地理距確實會改變離散者與家鄉的關係,短時間的缺席可以有效地改善了人與家鄉的關係,但是長期的缺席,卻無可避免會帶來真實的疏離。科技的便利雖然讓溝通變多,但是卻無法改變真實世界中時間與空間的距離。現代科技在虛擬的網路空間製造了大家同在的「親密感」,打破了「親密」必須在場的舊觀念,但是這樣的親密感在長時間分離的狀態下還是會被瓦解。科技、離散、鄉愁與認同是四個相互影響的因素,改變了現代社會的鄉愁面貌。與其要消除距離,不如正視距離的價值。因為有了距離,衝突得以減少、情感得以加溫、鄉愁得以發生。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924510301
Creators陳銳嬪, Tan, Swee Peng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2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