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語義與連結促發作用對中文字彙辨識的影響

文字的意義是怎樣的儲存於我們的記憶?又是透過怎樣的方式來了解文字中的意義呢?本研究藉由語義促發效果的探討,一方面檢視語義與連結促發作用對字彙辨識的影響,另一方面提供中文的辨識歷程及記憶表徵方面的訊息。
本研究在三個相關的實驗中,藉著操弄了各種獨變項來回答上述的問題,第一個獨變項是促發項與目標項的關係;例如,促發項與目標項配對不但會形成(1)雙字詞,且彼此具有相似的意義(如,酣—睡),(2)雙字詞,但彼此具有不同的意義(如,餅—乾),(3)促發項與目標項之間具有相似的意義成分,但不會形成雙字詞(如,扔—丟),以及(4)促發項與目標項之間沒有意義上的關聯。本研究操弄的第二個獨變項是相關配對佔所有刺激的百分比(50%與25%),第三個獨變項則是促發項與目標項之間的聯想強度(高聯想與低聯想)。
綜觀本三個實驗的結果發現(1)當促發項與目標項具有意義上的關聯時,有加速文字辨識的歷程,(2)在高相關配對百分比的情境中,不論高、低聯想強度,意義關聯的刺激配對有顯著的促發效果,(3)在低相關配對百分比的情境中,刺激配對形成雙字詞,但彼此具有不同的意義,則高、低聯想強度都有顯著的促發效果;至於刺激配對形成雙字詞,且彼此具有相似的意義以及刺激配對具有相似的意義成分,但不會形成雙字詞時,則只有高聯想強度有顯著的促發效果,但低聯想強度沒有顯著的促發效果。
這樣的結果顯示在字彙判斷作業中,當促發項與目標項只有意義相似性的成分時,並無法加速受試者對文字的辨識。至於當促發項與目標項形成雙字詞,但彼此具有不同的意義時,並不同於其他的刺激配對,其促發效果可能是藉由組合線索,觸及字彙層次的連結訊息,因而加快文字的辨識速度。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A2002001158
Creators高千惠, Kao, Chien-Hui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