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語言教學,著重於語言技能的學習成效,忽略語言功能的重要性,對於新興學科華語教學而言此一現象尤為明顯。為使華語學習者使用目標語時,其正確性與適切性能獲得均衡的提升,因此本研究以語言功能理論為基礎,進行語言功能教學實驗,並預期其語言功能學習成效將對華語/華人的態度帶來正向改變。
本研究以2011年寒假華裔青年短期語文班的11名學員為對象,進行研究與教學實驗,學員來自紐澳,均以英語為第一語,華語能力為該營隊次高級程度。教學分實驗組與對照組,兩組語言形式教學的部分由該語文班同一名教師進行教學;語言功能部分由研究者對實驗組進行教學。教學實驗內容以影響語言風格之不同正式程度的語碼形式為切入點,運用歸納法引導學生發現5種語碼形式的規律,並運用演繹法教授擇用的原則。
本研究共設計4份問卷,以調取研究所需之資料。包括受試者的基本資料、對華語/華人的態度、華語學習成效(含功能與形式)以及華語學習動機。其中針對態度與學習成效進行前後測。
經數據統計分析,本研究大部分的假設都獲得了驗證,包括:(1)語言功能的觀念可以透過課堂學習獲得;(2)語言功能教學可提升受試者對語言功能的注意;(3)語言功能的學習成效高,其語言形式的學習成效也提升;(4)受試者的華語功能學習成效、華語使用頻率、華人文化背景為正相關。至於受試者的華語功能學習成效與華語學習動機之間的關係則未獲驗證。但是透過個別訪談,實驗組學生都對此次教學活動持肯定態度。
本研究的結論是語言功能可以透過堂內系統化的方式進行教學,教學後改善了對華語/華人的語言態度,足證語言功能教學的必要性。此外本研究為語言功能教學建立了可用的教學設計,並對華裔的背景與其華語學習情況有更具體的了解:(1)華裔青年使用華語的頻率在對象、地點與話題的範疇中,以對象為主導;(2)華裔青年與華人傳統文化之間的關係是疏遠的;(3)華裔青年的華語能力與華語使用頻率、華語能力與對華人文化的理解、華人文化的理解與華人態度成正相關。
本研究在第四章中也對華裔華語教學提出各種具體建議,大致可歸納為:(1)教學設計應考量華裔在不同範疇中使用華語的頻率;(2)將節慶儀式操演納入教學,並重視清明節的介紹;(3)除了教材內的書面語/口語語碼形式的對照,也可由學生蒐集真實語境中的書面語語料進行補充教學。
Identifer | 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7161006 |
Creators | 陳惠芳, Chen, Hui Fang |
Publisher | 國立政治大學 |
Source Sets |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
Language | 中文 |
Detected Language | Unknown |
Type | text |
Rights | 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
Page generated in 0.002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