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花間集》顏色詞之語言風格與文化意涵 / The Language Style and Cltural Connotation of "Hua Jian Ji"

本論文從語法風格學的視角探看《花間集》中,顏色詞的語言使用狀況,中晚唐詩人作品上顏色詞的大量使用風格是有目共睹的,我們藉由分析花間詞人使用顏色詞之頻率與數據來看顏色詞使用的廣泛程度。而灌溉晚唐時代文壇的,正因有著溫庭筠詞風的盛行和顏色詞使用的文學承襲的推波助瀾,使得《花間集》詩歌創作傾向於濃艷深婉,在景物描寫上,著重顏色的鋪陳,表達更深邃、濃厚的情感,此正是《花間集》顏色詞豐碩數量與時代文化社會背景,有著密不可分之緣。首先,對《花間集》五百首詞一一分析,歸結出顏色詞在句子中所擔任的位置,計有主語、謂語、賓語三種語法功能,由此可了解,花間詞人創作時對顏色詞的配置及改造,再藉由歸納,清楚釐出並揭示顏色詞所呈現的語言意義。而每位詩人在驅使和創造語言時仍有其規律存在,從定語所描寫的對象上分析,將可以見到花間詞人描物寫景的繁多與更精確的掌握詞人驅使語言的用詞習慣,顏色詞不僅僅是繪色賦形常用的語言途徑,同時也是詩人觸目所及最深的感受,由顏色詞擔任定語的使用上,可以見出詞人創作時對詞彙運用的廣泛與多變,總結出《花間集》句式改造具有靈活特色及從顏色的使用頻率上探看風格,歸結出單音節顏色詞「紅」的語義範疇最廣泛、冷色系顏色詞頻率最高。
語言風格是一種探看文學作品的新視角,詩人在文化的歷境中,作詩講究顏色的調配,以色彩的感覺喚起美感的聯想,筆下的顏色詞不再只是一種客觀物質的屬性,而是人類對客觀世界的認知領悟,不同程度的帶有尊卑、褒貶、善惡等倫理道德的制度文化內蘊,採以計量方法可觀看出詩人用色的偏好及顏色反映當代的社會文化風貌,使我們可以透過這些顏色象徵的內蘊,了解當時社會人文藝術情感的發展,文化意涵是探討《花間集》一書的語言價值之一。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5912021
Creators林靜慧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中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