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search

塔吉雅娜托爾斯塔雅與瓦列里帕波夫短篇作品中創造雙重符碼之後現代手法

「雙重符碼」是後現代文學特性具體化的一種概念,它與其他後現代術語間亦呈現出相輔相成的關係。例如「拼貼」、「互文現象」、「無選擇性」,都是雙重符碼的實際運用現象,而「對認識論的不信任」則是它的精神所在。雙重符碼表現出後現代的不確定與混亂感,並且試圖突破人類制式的思考邏輯,使文學發展更自由且多樣。因此,為了解雙重符碼的真正意涵,本論文選擇兩位俄國後現代作家的六篇作品:「夜」、「親愛的舒拉」、「情節」 (塔吉雅娜.托爾斯塔雅)、「以繆思終結挫折」、「老虎的愛」、「自由的航行」 (瓦列里.帕波夫),從人物話語、諷刺方法及文本框架等方向出發,對他們創造雙重符碼的手法進行綜合性的比較;並透過實際的作品分析,歸納整理出雙重符碼常出現的形式。此外,由於俄國後現代主義所產生的歷史背景與西方後現代主義不同,使作家描寫的視角與題材的選擇著重於社會性,所以俄國後現代文學中的雙重符碼可說是一種特殊文化思維的反映。由此可知,雙重符碼的研究範疇不僅止於文學方面,尚包括了對社會意識與歷史影響的探討。本論文希望藉由對俄國後現代文學作品的實際分析,向讀者介紹雙重符碼的理論,並一窺現代人複雜的生活面貌。

Identiferoai:union.ndltd.org:CHENGCHI/G0091554002
Creators王郁雯
Publisher國立政治大學
Source Sets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Libraries
Language俄文
Detected LanguageUnknown
Typetext
RightsCopyright © nccu library on behalf of the copyright holders

Page generated in 0.0017 seconds